简介:寿命延长──人到70不稀奇 1900年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仅为45岁,而今天这一数字已提高到66岁。联合国人口署更是把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定为“85岁”以上。人类寿命的延长得益于20世纪医学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把所有基因的位置、结构、功能和作用方式弄清楚,人类的生、老、病、死之谜可望得到破解,并进一步得到控制。地球变小──突破地空的约束 在20世纪,从公路到铁路,从水路到“空路”,运输工具的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嫦娥奔月”不再只是美好的愿望。航天飞机不断往返于地面与太空之间。在过去100多年里,无线电波、网络技术等肉眼似乎无法观察到的发明,使得信息插上了光速的翅膀,从本质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计算机网络已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只要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友人便可在瞬间收到你发出去的电子贺卡。人们竞相把各种信息以适当的方式输入计算机网络,全世界正在构筑一个“数字地球”。D劳动立自──人类的双手被解放l洗衣机从诞生到发展的90多年历史,就是妇女从l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被逐步解放的历史。77年前发明的l电冰箱已经融人现代数字技术,有了”大...
简介:当人们去适应一种外来文化的时候,经常会体验到多种情绪。这个障碍就是人们进入一个新社会后而导致在术语中的“文化冲击”。大部分专家认为文化冲击在一种或另一种形式上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调和一种外来文化,随之克服改变转形带来的困境将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经历,也是对于面对暂时困难而付出特别努力的一种回报。尽管如此,文化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依旧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它对这些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文化冲击中的正面影响对这些国家是有帮助的,因为文化的转播可以吸收先进的理念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中国从1966到1976年,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十年后,中国的首次经济浪潮试图让中国从文化革命的影响中摆脱出来。的确,中l国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迅猛发展。比如,一些外国游客来到北京和上海以后,深深为两地发达的经济和拥挤的街头吃惊。但是,文化冲击经常让人们误解那些城市的过度活跃性和过剩的市场是当地的主流文化。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下始终保持文化特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简介:视觉文化研究的先行者W·J·T·米切尔(全名Wi11iamJohnThomasMitchell,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权威学术杂志《批评探索》主编,"图画转向(pictorialturn)"的最早提出者,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先锋人物)曾断言:一切形象都是意识形态形象.这意味着,任何形象都无法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所谓原象或无中介形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再进一步,米切尔想讨论的是形象中经常携带的与权力有关的宣传因素,这种以宣传为目标的形象往往在电影或电视媒介中出现,起着不容质疑的引导舆论和保障权力的作用.以新闻和电影为例,对米切尔而言,新闻与电影之间虽然有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形式差别,实际上却并无根本性的差异,他甚至宣称:"新闻就是电影的另一种形式,反之亦然."
简介:雪,是冬天送给人们的礼物。冬天,因为有雪而显得悠然生动。雪,一片一片一片,落在纸上,成了文人的诗篇;飘进画里,成了画家的景致;写进故事,成为世代相传的记忆。被成诗入画也好,被写进故事也罢,对于情感丰富的我们来说,雪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现象,而成为气氛的烘托者、情感的寄托处。我们无从想象,那些才华横溢的先人踏雪而行时有着怎样的心情。我们只愿相信,当雪一片一片飘落,他们也曾傻傻地伸出手,嗫(niè)嚅(rú)着“哦,好美……”如今天的我们一样。他们也曾感受过欢欣与雀跃、怀想与惆怅,还曾留下亘(gèn)古不变的爱与眷恋,穿越千年,进入我们的眼睛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