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信任不仅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的基本前提,而且是促进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基本条件,它还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①各民族相互信任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前提。因此,要在各民族中形成相互间的民族信任,营造良好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简介:福鼎,雄踞福建省东北部的一个县级市,素为闽浙门户,吴越要冲。东南濒东海,东北界浙江省苍南县,西北邻浙江省泰顺县,西接柘荣县,南连霞浦县。距城区东北16千米处的分水关是福鼎市与浙江泰顺、苍南两省三县的分界点,古为闽越关隘,有千余年的历史。市区南距省会福州230千米,北离浙江温州84千米,东到台湾基隆港142海里。
简介:一、一本客家研究的新书濑川昌久先生的著作——《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以下简称《客家》)中文版新近问世,无论是对民族学、人类学略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志于客家研究的学者,
简介:写出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问:“湘赣边界的井冈山,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它在湖南和江西两省的边界山区,与相距那么远的广西会有什么关系?”
简介:川滇边界蒙古族情况简介娃素·沙拉若一、概况居住在川滇边界地区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盐源、木里、盐边、德昌县和西昌市以及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共约7万余人。其中,云南2万余人,四川4万余人。解放前,川滇边界地区蒙古族自称“纳”、“纳日”...
简介:1966年6月,中国内地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7年,这场旨在"防止中国走修正主义道路"的运动不仅在内地得到蓬勃开展,还波及到港英政府管治下的香港。当时,由于国内“左”倾思潮泛滥,在香港的左派人士对香港因劳资问题引起的工人罢工事件推波助澜,将这一维护自身权益的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斗争的层面,导致了一场激烈的“反英抗暴”斗争。
简介:这篇论文关注了《照世杯》四个故事的第三个故事,“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帕特力克·汉南(PatricHanan)将其翻译为“在去越南的途中,一匹玉马和猩红丝绒相互交换”)。很可能回溯到17世纪60年代,有一位自称“酌园亭主”(或日“酌园亭的主人”)的作者,将本故事从一首诗写起,暗示了整个故事的主题,其最后两行如下.
简介:<正>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里,两国明确地规定了在东方的两国边界:“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的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自从尼布楚条约订立之后,经历160年以上的时间,中俄两国的东方边界没有发生什么大问题。
简介:信任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和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基础。中国与世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证明,信任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今各民族基本上形成一种信任关系,但影响民族间不信任的因素仍然存在。要在各民族中形成一种信任关系的互动,必须坚持在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同时需要各民族在沟通中加强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彼此取信。
简介:边疆的界定通常是基于一个主权国家客观存在的政治地理界限,以及中央与地方历史互动过程中文化权力关系的彼此定义而形成。在西南中国的滇西北山区,经过独龙、藏、怒、傈僳等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历史互动与交织,形成了多元文化"混杂"的边疆地理区域。本文以独龙人为个案,在边境开发和族群关系的历史情境下,讨论多元族称到统一族名的历史实践过程,以及由此产生族群关系的"再边界化"问题,并揭示国家力量在此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简介:本文以人类学家巴斯为研究对象,对其学术成长、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做了梳理,然后着重就族群与边界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以及对当前研究族群关系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巴斯先生年初去世,希望以此文章作一纪念。
简介:明确的边界是行政区划的重要特征,在民国以前,鄂皖赣三省交界地区主要以长江为省界,随着长江河道的变迁,三省之间的边界变得犬牙交错,给政府的行政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特别在江堤的建设与维护上总是不能协调一致。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大水灾终于促使中央政府决心重新划分三省边界,以长江主航道为省界,以期行政管理的高效并明确江堤维护的职责。由界限到界线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央、地方、民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也体现了自然环境、政治过程与地理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简介:世人动辄以为“民族”是一个最不言自明的单位,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然而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错觉。因为,通常被视为一块整体的民族,其内部成员之间往往存在众多地域性的、阶层间的、文化上的差异,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各种“自我认同”意识。
简介:该书的缘起是我的导师濑川昌久教授为了撰写博士论文而在香港新界实行的田野调查。虽然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有关村落、村落联合、宗族等汉族的社会组织的分析②,但他的田野地点S村就是客家村落,所以他对客家与其他汉族族群之间的文化、社会关系十分感兴趣。
简介:从伊斯兰教传入临夏开始,临夏市区逐渐形成了以城墙为分界的“汉城回关”的居住格局。与其他地区相比,临夏的回族和汉族人口比例相当,同时临夏是中国回族伊斯兰教传播和发展的重镇之一。因此,从“城墙”着手分析临夏当地回族和汉族人民日常的接触和相处可以看到临夏当地回汉民族关系的特点。
简介: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致使黄南州边界地区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成为分裂势力分裂渗透的重点区域,且集中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所有的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黄南州应该以新发展理念为契机,解决边界治理中的存在的难题,推进边界地区治理创新。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同时也在无声地融入到社会的和谐中。我国的博物馆有了更强的社会价值影响力、社会文化辐射力,与此同时,博物馆正承载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朝着无边界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新时期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博物馆教育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其无边界性。本文以广东省博物馆教育项目“行走广州”系列活动为例,剖析博物馆教育体现出的无边界性和积极意义,并试图初步探究推动无边界博物馆教育的可行措施。
简介:近期,随着国家系列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的出台,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迎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结合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文创产业的发展历程,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加快盘整馆内藏品、展览等资源,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新水平及扩大文创产业发展规模,推动和畅顺与社会企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在推进资源、服务、理念和业务在馆内外跨界流动与互融共享,努力在构建无边界博物馆的过程中实现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东有温州,西有河州(费孝通)——题记温州商业,搞大搞强走向了世界;河州民贸,史有传统,推至内外时代之需且具可能。商贸通达,文化相跟随,交往、交流,和谐交融。此乃平等互化(transculturation),无弱肉强食之同化。这是丝路经验与精神的史证。既含空间概念(地缘、地名),也涵人的因素(族群、传统之兼容)。临夏,历史上一度是以“旱码头”、“茶马贸易”而驰名的高原名城——枹罕、河州。
略论民族信任
福鼎——边界明珠 海滨邹鲁
踩高跷:在族群性和族群边界之间——评《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
湘赣边界的井冈山与广西
川滇边界蒙古族情况简介
“反英抗暴”事件与沙头角边界冲突
《照世杯》3与帝国边界问题叙述
1858年和1860年东北边界的改变
信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基础
固化与再造:滇西北独龙族身份认同与边界研究
族群与边界:人类学家巴斯及其学术思想
民国时期鄂皖赣三省沿江边界调整与江堤维护
围绕中国东南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边界——客家与畲族
华南族群性研究的课题——评《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与其边界》
回汉民族关系的边界表达——以甘肃省临夏市为例
黄南藏族自治州边界地区治理创新初探——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
关于无边界的博物馆教育的思考——基于广东省博物馆“行走广州”系列活动
试论基于构建无边界博物馆理念的文创产业发展探索——以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为例
一带一路视野里的回望与自我担当的心声——从马东平《走进八坊文化边界中的回族民俗文化》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