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8 个结果
  • 简介:操纵理论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的主要理论代表,突破了翻译研究忠实与背叛不休的争论,将翻译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提出翻译是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下的改写。政治文本作为最权威的文本之一,忠实是其翻译最本质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层面的对等转换,而应是考虑到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适度"改写"。本文以操纵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十九大报告为语料,探讨意识形态对政治文本中特殊"论域"的汉法翻译策略的影响。

  • 标签: 操纵翻译理论 意识形态 政治外宣文本 汉法翻译 翻译策略
  • 简介:《全唐诗》卷八0八收有慧诗三首、逸诗两句,道恭诗一首。道恭诗和慧逸诗两句都是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召见他俩并出示名贵袈裟时令他俩写的诗。陈尚君先生考证:道恭应该是法恭,慧应该是法;同卷中另有法诗二首,两者应该合并。这个考证有粗疏之处。虽然据不同文献记载的同一件事显示,道恭应称法恭,慧应称法,但有诗二首的法,却不是应称法的慧,这个法是活动在北齐的僧人,两首诗应归入北齐诗,从《全唐诗》中剔除。

  • 标签: 全唐诗 北齐诗 意宣 法宣
  • 简介:京剧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艺术的发展和形成与南地区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这个地区的剧场也随之增多。清初,称剧场为“茶园”、“酒园”或“戏馆”。清同治、光绪年间随着京剧的兴盛,北京戏园数量也在大大增加,约有40余座;民国期间有增有减。由于资料有限,难以概全,现将南戏园汇集于下:

  • 标签: 京剧艺术 剧场 南戏 国粹 清初 资料
  • 简介:历史上的南地区,大体上指今北京市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里是一块宝地,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才蔚起、俊采星驰。大批著名的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活动过。南地区没有北京皇城内的宫殿巍峨、楼阁辉煌,也没有西郊外的水木清幽、园林秀色。这里地处湫隘,房舍简陋,

  • 标签: 宫殿 政治家 居住 学者 艺术家 诗人
  • 简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开眼看世界,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大英雄”林则徐1811年27岁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成进士。金榜题名不久便返回故乡福州,于1813年初夏携夫人郑淑卿抵达北京,直住到1820年。七年京官,林则徐在南的活动主要从三方面体现。

  • 标签: 林则徐 京官 侵略 进士 中国近代史 故乡
  • 简介:南,熠熠北京璀璨之区。这里有繁华似锦的大栅栏,翰墨飘香的琉璃厂,酒旗戏鼓的老天桥。古刹名寺任雅士悠游吟咏,会馆故园凭仁人聚商国事。每每提到这里,人们就会想到乾嘉汉学的精英,南诗社的名士;忆起维新变法的君子,五四运动的先驱。这其中,堂堂男儿尽展风采,更还有几多淑嫒才女、巾帼英豪青史留名。

  • 标签: 乾嘉汉学 维新变法 五四运动 琉璃厂 君子
  • 简介:清代北京外城南一带,形成了全国游宦士子的聚居区,与清初名士大都曾驻足于此很有关系。

  • 标签: 士子 名士 清初 清代 形成 关系
  • 简介:宣武区是北京的发祥地。这里明代有南坊、北坊,清代因其在宣武门南,名之日南。春秋中期的燕襄公时,燕国已把蓟城作为都城,后来蓟城留下燕昭王黄金台遗迹。汉代燕国的儒学风靡一时。唐代的庙宇存留至今。辽金这里是京都所在,全面地汲取中原文化。元代以来成了游览胜地。清代为诗人、作家、学者、演员聚居地,会馆遍地,书坊林立,岁时更以厂甸招引游人,南文化诚源远流长矣。

  • 标签: 燕国 存留 黄金台 都城 遗迹 春秋
  • 简介:<正>西周时代的王一朝,历史上号称“中兴”,有许多文献记载可征。但是学术界对此历来褒贬不一,评论各殊:有的学者认为:“周王是一位有远见的有果断的英主”;有的著作则指出:王时期“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社会矛盾,反而暴露了统治力量的虚弱”;有的历史教科书甚至得出结论说:“所谓‘王中兴’显然是名不符实。”鉴于上述各家意见的分歧,有必要对王一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作一细致的剖析,以弄清事实的真相,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 标签: 周宣王 宣王中兴 竹书纪年 西周时代 诸侯国 社会矛盾
  • 简介: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们把范围收缩,可以作一篇“清代南的士文化”文章。清代历经268年,会试将近百次,每次都有几千知识分子到北京来,住在北京南来应试的知识分子非常多。清代士文化怎么写?抓什么?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写士文化中的典型,至少可以提出三个典型。

  • 标签: 典型 清代 知识分子 文化 文章 会试
  • 简介: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是北京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文化在北京历史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随着北京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北京历史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南文化研究,更成为热点。南在历史上泛指宣武门外一带,现今的宣武区是南文化的发祥之地。在论及南文化同北京文化的关系时,形成三种互相辅济的观点,即源头说、缩影说和精华说。三说结合考察,可以窥见南文化的整体。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史 政治文化中心 宣武门 源头 独特
  • 简介:阎力是廊坊市大沈庄人,生于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政法专业,能写一手好书法。他自幼胸怀大志,为人正直,原想步入仕途,为国为民出力,实现自己的抱负。1917年以后,在教育和交通方面出任过一些职务,后来又在原安次县地方上任职。当时,北洋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官场中更是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秉性公正的阎力实在看不惯,

  • 标签: 英雄 抗日 1915年 1917年 燕京大学 军阀混战
  • 简介:旧都北京的寺庙众多。据1928年北京市寺庙普查,共登记的寺庙有1631处,而称作关帝庙、关王庙、伏魔寺以及合祀关羽的庙宇约有近300处。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则称,“关庙遍天下,而京师尤胜”。

  • 标签: 北京市 寺庙 关帝庙
  • 简介:近期有幸观摩了省市中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发现有的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的课成了科技课,还有的课上成了演讲录像课。感觉少了语文性,丢了语文味。要想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文本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强化,文本细读必须要加强。

  • 标签: 文本意识 文本细读 中学语文 优质课评比 思想品德课 教学效率
  • 简介:我国古诗唐宋两朝出现高峰。清代乾隆诗人、评论家赵瓯北(翼)以为:清代诗人欲举一家列唐宋诗公之后者,实难其人。只有查初白(慎行)才气开展,工力纯熟,是白香山、陆放翁后第一人。

  • 标签: 清代诗人 唐宋诗 才气 高峰 人欲 古诗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盟军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历史性的开罗会议。开罗会议的主题两个:一是政治问题,一是军事问题。政治问题即如何在战后处分日本,军事问题则为如何组织即将进行的反攻缅甸部署。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回归 澎湖 开罗会议 政治问题 军事问题
  • 简介:在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对“南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南”是地理概念,指北京宣武门外以南地区。据北京文史专家叶祖孚讲,明代今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以南,东至潘家河沿,西至教子胡同一带叫“南坊”;到清代时逐渐把宣武门以南地区都叫成“南”,文人唱酬歌咏,也习惯在自己著作后面提名时署上“南”两字。“文化”是指清代在南这一地区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士人文化现象。清代和民国时期,已经有“南士乡”之名称。

  • 标签: 宣武门 清代 历史文化 胡同 士人 文史
  • 简介:朝鲜李朝仁祖二十二年(1644年),即清廷定都北京的顺治元年,自此以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来华的朝鲜使节和学者等人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或报告朝廷,或著录成书。在韩国,人们将其统称为《燕行录》。

  • 标签: 朝廷 使节 李朝 学者 朝鲜 成书
  • 简介:五十年前获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有张苑峰(政娘)先生《讲史与咏史诗》,略谓:《新编和遗事》,……本刊所藏有吴郡修绠山房梓本,(此本颇罕见,分四卷与《也是园书目》合,有阿波国文库印及叶德辉手跋,《郋园读书志》著录。)卷四尾题作'新镌平话和遗事',以上举两种平话体例衡之,知此亦当是平话无疑也。苑峰先生此文论证赵宋'说话'中讲史一家之出于唐胡曾辈咏史诗,所谓'上举两种平话',即《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与《新编五代史平话》。其结论之允当与否或可商榷,惟所云末尾有'平话'字样之修绠山房本《和遗事》则实堪注意。此书之叶德辉跋今存《郋园读书

  • 标签: 宣和 修绠 全相平话 五代史平话 叶德辉 也是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