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冷欣(1900-1987),江苏兴化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45年授陆军中将衔,曾以何应钦助手的身份参与受降典礼。他以战将身份,勉力襄助地方教育,其事迹值得一提。1939年之后,苏北地区相继沦陷,“自古昭阳好避兵”的兴化也不能幸免。原来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课桌的,到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半个中国都在日军铁蹄下呻吟。有着强烈爱国心的苏北青年,不愿接受日军汉奸的奴化教育,不甘心做任人宰割的亡国奴,都纷纷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沦陷区向后方流亡。当时冷欣任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第二游击区总指挥兼江南行署主任,驻安徽屯溪附近的梅林。为了收容、帮助这些无家可归和有家难归的青年,冷欣首先将常州中学、苏州中学
简介:<正>范源濂(1876—1927),宇静生,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1876年(光绪二年)出生于湖南湘阴,祖父曾任直隶大兴知县,父以教书为业。1889年,祖父、父亲相继去世,此后家道中衰,次年随母迁居长沙。时值十九世纪末,湖南维新志士岌岌讲求救国之策。1897年,巡抚陈宝箴与熊希龄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聘粱启超为中文总教习。范源潦于第二期投考入学。时务学堂是新派人物济济之地,广泛向学生介绍西学,传播维新思想,范源濂受教其间,耳濡目染,眼界大开,与蔡锝同为粱启超的得意弟子。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夭折,康有为、粱启超避逃海外。1899年,范源濂与蔡锷、唐才常一同前往上海,考入南洋公学,随后辗转接粱启超函约,
简介: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第一任副馆长王冷斋,福建福州人,1892年生。八岁人福建陆军学校,毕业后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与李宗仁、白崇禧等同班。在参加国民革命军讨伐张勋时来到北京,后弃武从文,自办远东通讯社及《京津晚报》。因抨击曹锟贿选,报社被封,被迫移居上海。1935年应二十九军副军长、北平市长秦德纯之邀来北平任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又兼任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宛平县长。1937年7月7日晚,日本驻北平的特务机关和驻丰台日军精心策划了卢沟桥事变。当夜秦德纯就让王冷斋等与日方谈判、调查事件真相。从7月7日夜到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