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探讨1985年新疆且末县扎洪鲁克墓群和洛浦山普拉墓群出土的一批周-汉毛染织品的染色工艺,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和色度仪对这批毛染织品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反射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这批毛染品均使用植物染料染色,分别采用四种染色工艺:直接染色、媒染染色、复染染色和套染染色.其中,蓝色毛织品为直接染色;红色毛织品采用了媒染、复染工艺,绿色毛织品由蓝色与黄色套染而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红色毛织品是用铝盐作媒染剂染色而成,铝盐含量与毛织品的色度呈相关性.说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和色度仪的使用是分析古代毛染品染色工艺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毛染织品 染色工艺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 色度仪
  • 简介:石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生产系统,包含一系列的生产程序,从选料到制作以及后期的使用修整。通过对大辛庄商代石刀标本显微观察分析,石刀的原料采办主要是当地获取,充分考虑工具特性和使用方式,石刀制作过程完善,主要包括打制、琢制、磨制、刃部加工和钻孔等工序,而这些工序根据石料特点和工具用途采用多样的加工方式,工具形态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工具使用方式。出于节约原料和工具的有效性与使用效率的考虑,大辛庄商代石刀的制作存在二次加工和一器多用现象。通过大辛庄石刀的分类和生产工艺程序与思想的分析,能很好的反映商代大辛庄人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

  • 标签: 石刀 生产工艺 微痕研究
  • 简介:在东汉晚期以后的墓葬与古钱窖藏中,时有大量对文钱与綖环钱出土。它们的出土不但可以说明当时货币经济的状况,而且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凿钱工艺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物依据。1984年我们整理了一批对文钱与綖环钱。其中有21枚对文钱与綖环钱的半成品。这些钱的面或背上都有明显被凿具凿截过的痕迹。根据《洛阳烧沟汉墓》,“綖环钱出现于墓147及墓1035。它的年代应该是在灵帝和献帝时”。

  • 标签: 綖环钱 洛阳烧沟汉墓 东汉晚期 工艺浅析 对文 及墓
  • 简介: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学会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被称之为“漆器”。生漆(亦称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戗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 标签: 漆器工艺 中国古代 源流 新石器时代 生活实践 工艺美术
  • 简介:摘要: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彩塑,为了解其制作工艺与彩绘颜料成分,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结合剖面观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等科技手段,对出土于唐墓的6个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泥胎表面先用硬石膏做打底层,再施以彩绘,且彩绘颜料厚薄有异。所使用的红、黄、黑、白和绿色颜料有铅丹、密陀僧、朱砂和土红、雌黄、炭黑、硬石膏及氯铜矿等无机颜料,而粉色彩绘是由铅丹(或铅丹和密陀僧的混合物)与硬石膏调和而成,且密陀僧作为彩绘颜料在新疆是较早的发现。其最为重要的发现是蓝色彩绘为植物性染料——靛蓝。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彩塑修复与保护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 标签: 彩塑 颜料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 简介:为探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对滇西祥云县大波那墓地、检村石棺墓和红土坡古墓群出土357件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XRF可在无损、原位的情况下,基本做到铜器合金成分的定量分析。铜器材质均以红铜和锡青铜为主,铅锡青铜和砷铜居少量。三处墓地铜器Sn、Pb配比模式高度一致。铜矛、铜剑等兵器中出现少量高锡青铜。这些现象反映出祥云地区各时期铜器的制作工艺高度一致,可称之为昆明夷铜器工艺类型。大波那墓地铜器基本不含铁,其余墓地存在较多高铁铜器,大波那地区的先民应该采用了不同的冶炼技术。砷铜全部出自红土坡古墓群,初步推测晚期墓葬出现的砷铜乃至砷铜工艺很可能是沿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由西北地区传入祥云地区的。

  • 标签: 祥云地区 青铜器 PXRF 昆明夷
  • 简介:目前为止可以确定为孙吴铸造的钱币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干及大泉五千。大泉五百始铸于孙权嘉禾五年(236),形仿王莽大泉,初铸钱大而重,一般钱径30~31mm,重7~9.9g;后铸者小而轻,一般钱径26~29.6mm,重4~7g,钱文篆书,浑厚,古朴,风格粗放,布局多变化,有离缘接廓、离廓接缘、离缘离廓及接缘接廓等(彩4)。

  • 标签: 铸造工艺 钱币 孙吴 大泉 孙权 王莽
  • 简介:金沙遗址现已出土金、铜、玉、石、漆、骨等珍贵文物约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器和陶片以及100余根完整的象牙。其中出土玉器总量已达到2000余件,制作极为精细,是目前国内所有遗址中发现玉器最多的一处。玉器种类有戈、璋、钺、矛、剑、刀、凿、凹刃凿形器、斧、锛、琮、璧、环、镯、箍形器、人面形器、海贝形佩饰、多边形器、梯形器、椭圆形器、珠体形器、镂空饰件、绿松石珠管、玛瑙珠及大量的美石、磨石和特殊玉器等;器物种类繁多,个别玉器还是第一次出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玉器 工艺 珍贵文物 文化内涵 多边形
  • 简介:黄帝祠位于河北涿鹿县矾山镇黄帝泉北一华里,为单檐庑殿布瓦顶建筑。檐下斗拱为单杪双下昂六铺作,八架椽屋抬梁式建筑,是根据山西佛光寺大殿式样而建的仿唐建筑,硕大的斗拱(斗口18厘米),深远的出檐,舒展平缓的瓦顶,早期吻兽,优雅美丽的飞椽起翘,协调的色彩对...

  • 标签: 黄帝 钢筋混凝土柱 木构件 角梁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钢筋混凝土构造
  • 简介:密县西关窑创烧于唐代,终于宋代.1989年12月5日笔者调查了该瓷窑址,采集到两块白釉瓷片,其中有一块是珍珠地划花白釉瓷钵残片(照1、2),胎体厚重,呈浅灰色,含有个别细小砂粒,以北方坩子土为原料制成.敞口,圆唇,弧壁,浅腹,凹足,坯体采用轮制法成型,外底留有挖足时产生的同心圆状细密轮纹.

  • 标签: 窑址 五代 唐代 宋代 珍珠
  • 简介:景德镇湖田窑北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新出现了褐色点彩装饰器物,其工艺特征、技术来源和对景德镇元代以后釉下彩绘工艺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体式显微镜、高温热膨胀仪等,分析了8件北宋褐色点彩瓷枕样品的胎、釉、彩的化学组成,及胎体吸水率和烧成温度,初步揭示了景德镇湖田窑出土北宋褐色点彩瓷枕的制作工艺和化学组成特征。结果显示,褐彩瓷枕胎体表面留有明显的网格纹痕迹,在棱边内侧有镶接和泥条加固痕迹,应是在布上拍打成泥片后,逐面镶接成型制得;胎体烧结状态、烧成温度和吸水率相差较大,表面褐色图案为采用富铁原料在胎体表面彩绘后,施灰釉后经1100℃以上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明晰其化学组成特征和工艺特征信息,而且将为研究和揭示景德镇早期彩绘装饰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湖田窑 褐色点彩 化学组成 制作工艺
  • 简介:<正>我国传统金属工艺在传统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以其技艺的独特与精湛著称于世。本文系就“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花纹钢及王麻子、张小泉刀剪这三种传统工艺作一简介。一、“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在我国古铜镜中,有一些历经一、二千

  • 标签: 花纹钢 传统工艺 表面处理技术 金属工艺 我国古代 小泉
  • 简介: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由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精心策划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该展共展出从全国范围内(不含港、澳、台)遴选的约350件工艺美术作品,是工艺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是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一次艺术大展,是工艺美术艺术化的一次导向性展览,是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一次大展。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心策划 保护意识
  • 简介:传统书口镶金工艺是一种在欧洲传统手工豪华精装书中使用的书籍装饰工艺,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可使书口呈现金色镜面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内西文古籍修复工作的逐步开展,修复人员需要面对的书口镶金类西文古籍会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此工艺及其修复方法进行研究与总结。笔者对传统书口镶金工艺的发展简史、主要流程、相关工具、材料、技术参数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可为西文古籍的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书口镶金 精装书 装帧工艺 古籍修复
  • 简介:中国早期金银工艺初论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中国古代金银器的迅速发展是在隋唐以后,此前可称为早期阶段。但是早期阶段考古发现的许多金、银器及其演变和成就,为隋唐以后金银工艺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中国古文字中的“金”字,原始意义是指铜,大约东周以后古文献中...

  • 标签: 考古研究所 文物考古工作 发掘报告 省博物馆 战国时期 满城汉墓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铸造古币最早的国家,生产古币的数量也居世界之最。但中国古代铸钱却一直采用手工制作即用范铸,这种制造工艺至到清代末期引进西方机制工艺后,才告终结。因此了解古币的铸造生产过程,对于确定古币的真实性,古币的版别以及研究历代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冶金、铸造业的发展,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 标签: 古币 铸币工艺 铸钱 版别 中国古代 终结
  • 简介:本文根据1980至1994年三个研究单位有关邢窑的青瓷测试资料,对邢窑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与烧成后的胎色釉色进行了分析,认为邢窑青瓷的胎质及其呈色可以分为深灰、浅灰两类,釉质及其呈色可以分为青黄、青绿、青灰、青褐四类。

  • 标签: 邢窑青瓷 分类 胎釉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