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恢复期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恢复期患者亲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恢复期患者亲属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中度以上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7.7%和58.5%。结论恢复期患者亲属存在普遍的焦虑、抑郁情绪,在治疗恢复期患者的同时,应注意对其亲属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

  • 标签: 患者亲属 焦虑 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中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临床方法很多,本文概述近3年治疗抑郁的治疗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抑郁症状一般在脑卒中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抑郁具有复杂的损伤机制,同时整个发病过程受相关基因调控,形成多层次,多途径交错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脑损伤和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标签: 卒中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
  • 简介:摘要抑郁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常影响患者病后功能恢复,延长病程,在工作过程,我们以基础护理为根本,心理陪护为核心,探索抑郁患者的护理措施,最终发现重视本病心理护理对患者躯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抑郁(PSD)是脑卒中最易患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之一,而抑郁会增加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复发率,一些抗抑郁药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改善的症状。目前,关于PSD的前临床及转化研究很少,而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情绪障碍的生物学基础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一个稳定的动物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综述了PSD的动物模型及PSD潜在的机制。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缺血 神经发生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状态对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治疗后有抑郁状态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1个月治疗对患者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估,比较两组的躯体表现、情绪状态、认知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ESS评分、躯体表现、认知功能、情绪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的抑郁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要重视对后患者抑郁状态的治疗和预防,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抗抑郁治疗,可以提高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卒中后抑郁状态 卒中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失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现状。方法将我院10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均分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评分(80.3±12.1)优于参照组的(60.9±11.6),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失语患者施予中医方法治疗护理,辨证较为笼统不具针对性但语言障碍恢复较于西医护理改善更显著,更优的治疗护理方案仍待考究。

  • 标签: 卒中失语 中医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失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现状。方法:将我院 100例脑卒中失语患者均分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评分( 80.3±12.1)优于参照组的( 60.9±11.6),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 P< 0.05。结论:对失语患者施予中医方法治疗护理,辨证较为笼统不具针对性但语言障碍恢复较于西医护理改善更显著,更优的治疗护理方案仍待考究。

  • 标签: 卒中失语 中医护理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抑郁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方法将125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仅予常规治疗,B组予药物治疗、C组予心理支持治疗、D组予综合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时行HAMD、NIHSS、ADL评分测评。结果治疗B、C、D组各项评分均较A组改善(P<0.05或0.01),其中以D组差异最为显著(P<0.05)。结论药物、心理支持治疗均对老年性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有改善,综合干预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综合干预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找到可控的方法,能够及时预防和治疗急性感染。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调查,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得出相关危险的因素关于影响急性感染的,然后据单因素分析方法结果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拟定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调整相互间的影响因素,发现了影响急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性感染率为18.4%,主要发生部位呼吸系统占到12.2%及泌尿系统占到9.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显示出血性、年龄≥79岁、早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卧床、基线Barthel指数(BI)<49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中量表评分(NIHSS)≥14分、基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7分等7项因素,是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在允许值内,有意义(P<0.05)。结论导致急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发生率也很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危险因素、特别是可控因素,这个样可以及早的发现患者并预防其发生和恶化。

  • 标签: 急性卒中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意外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低等,且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疾病的发展,疗效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为探讨PSD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发生率,我们对我院治疗的后患者进行了量表调查。

  • 标签: 卒中后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抑郁(PSD)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120例经CT和MRI正式的脑梗死患者根据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分为PSD组合和非PSD组。分析PSD组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伴发疾病等对PSD的影响。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35%(42例)与非PSD组比较。PSD组年患者年龄≥67岁,文化程度低、伴高血压及糖尿病比率较高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增高(P<0.01-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PSD正相关。梗死灶多发或位于丘脑、尾状核、豆状核或位于皮质下白质的患者。结论脑梗死患者PSD与病灶部位,病情及文化程度,社会因素等有关。

  • 标签: 脑梗死 卒中后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类疾病之一,而抑郁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患病率在30%~50%之间1,且34%为重度抑郁。抑郁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我们应用来士普治疗抑郁患者,并与对照组比较,判断其疗效。

  • 标签: 来士普 脑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对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定,分为正常组和抑郁组,其中正常组32例,抑郁组28例,分别对其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法),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在病程3个月时重新评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抑郁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损伤的恢复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脑卒中并发抑郁状态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功能恢复 预后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评价脑卒中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测定得分将脑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组50例及非抑郁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时疗效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抑郁组治愈10例(20%),非抑郁组17例(34%);抑郁组显效15例(30%),非抑郁组21例(42%);抑郁组未愈10例(20%),非抑郁组3例(6%)。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抑郁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差于非抑郁组。结论:脑卒中发生抑郁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