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疗效。方法:于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录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60例。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组(30例)超高频电波(LEEP)刀宫颈锥切术。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更好,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中,应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能够准确切除病变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宫颈组织,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降低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异常的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病理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检查的患者,数量共126例,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均确认患有宫颈癌,然后切除子宫并对其进行病理检验。结果 对阴道镜检阳性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以看出,炎症或正常的数量共36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数量共43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数量共31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数量共26例;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患者数量共4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患者数量共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数量共33例,中原位癌症患者数量共22例。结论 在对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诊断的时候经常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等问题,而且概率相当高,临床上可以通过细胞学检查以及病理检验检查等方式进行结合,全面提升诊断准确率,因此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应用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对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肿瘤HE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在病理组织活检前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LEEP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活检HE染色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5例,CINⅠ13例,CINⅡ24例,CINⅢ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6例,诊断准确28例,HE染色诊断准确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学诊断对宫颈鳞状上皮肿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阴道镜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疗效。方法:将40例LSI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LEEP。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HPV-DNA水平及症状好转时间(如出血、瘙痒)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EP治疗LSIL效果显著,提升治疗效率,改善炎症与症状,缩短康复期,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2例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病例(国际妇产联盟FIGO标准)总结其诊断方法及临床转归。结果12例中4例行子宫颈锥切术,8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诊一年至两年,11例未见复发,1例行子宫颈锥切术病例3个月后复发,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未见转移。结论尽管子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但患者复发及转移率很低,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很好的治愈效果,详尽的病理报告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应用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对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肿瘤HE染色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在病理组织活检前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以LEEP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断活检HE染色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5例,CINⅠ13例,CINⅡ24例,CINⅢ4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56例,诊断准确28例,HE染色诊断准确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学诊断对宫颈鳞状上皮肿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查复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LEEP术进行治疗,并与术后成功怀孕,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孕周、产程、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早产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孕周37.99±2.17周,对照组平均孕周38.31±2.04周,P>0.05;观察组产妇平均产程6.63±2.04h,对照组平均产程为6.93±2.43h,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3.77±0.76kg,对照组为3.69±0.71kg,P>0.05;观察组产妇中阴式分娩24例,剖宫产6例,对照组产妇阴式分娩25例,剖宫产5例,P>0.05;观察组产妇早产儿出生率6.67%,对照组产妇为3.33%,P>0.05。结论LEEP术可有效降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产妇的分娩风险,对于保证产妇的妊娠结局安全性和保证产妇的顺利分娩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EP—子宫颈环锥切术临床意义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采用LEEP—子宫颈环锥切术对2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分类或分组。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不相符者占122例(44.9%);相符者占150例(55.1%)术后半年无CIN占257例,治愈率94.5%;宫颈CIN残留7例,占2.57%,术后妊2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3例,4例现继续妊娠已达中晚期。早期妊娠人工流产3例,未发现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结论掌握LEEP术手术指征、规范操作,LEEP术诊断治疗CIN有很重要的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Leep锥切结合雌激素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Leep锥形切除结合雌激素0.625mg口服1次/d,共30天;对照组单纯采用宫颈锥形切除。观察术后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阴道溢液及脱痂出血时间,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率均在98%以上P〉0.05。但是,治疗组阴道溢液、脱痂出血、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未产生并发症。结论:子宫颈Leep锥形切除结合雌激素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病毒载量与阴道镜筛查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某三级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行宫颈癌筛查及HPV病毒载量检测的120位女性为对象,使用第三代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DH3)对hr-HPV进行分型分层病毒载量检测,病毒载量≥1pg/m L判定为阳性。分析hr-HPV病毒载量对阴道镜检出宫颈HSIL的预测作用。结果:将hr-HPV病毒载量与阴道镜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宫颈HSIL诊断的效果,提高宫颈癌检出率。结论:将hr-HPV病毒载量与阴道镜检查相结合,对宫颈HSIL的诊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DNA,并同时做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出率为33.75%,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62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38.89%、65.31%、77.14%、100%。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HPV也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可促进宫颈病变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病变时的临床效果及临床诊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冷刀锥切组与环形电切组,各29例,冷刀锥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环形电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冷刀锥切组治愈率为68.97%,环形电切组治愈率为89.66%。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效果显著,治愈性高,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