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观察的极佳窗口,是预测动脉硬化的前哨站。颈动脉纵壁运动是对应于心脏周期中与血流方向平行的多相动脉壁偏移。自从Cinthio等人在2006年首次对纵向运动进行了彻底的表述之后,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颈动脉纵壁运动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随着近些年的研究,这种运动现象已经可以被很好地表述出来。本文就颈动脉纵向运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cardimoyopathy,RCM)亦称闭塞性心肌病,包括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fibrosis,EMF)和温带地区多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心肌病(deosinophilicencomyocardialdisease)。近年研究表明,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一病是以心室内膜、内膜下或内膜心肌纤维增厚累及一侧及两侧心室,引起舒张期心室伸展障碍和充盈受限为特征,而无心室明显肥厚或扩张的心肌疾病。心室腔缩小,甚至闭塞,心室舒张阻抗增高,排血减少,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简介:目的探索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有效控制其流行和巩固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选择吴江市庙港镇合群村,连续三年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监测人群的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感染者每年两次运用甲苯咪唑进行驱虫治疗.结果2003年调查519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0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3.85%,2004年调查524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38%;2005年调查533人,感染肠道寄生虫5例,同样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94%,感染率在三年内下降了75.58%,男、女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别(X2=4.40,P<0.05),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为44.44%,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在目前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感染者的正规治疗以及卫生意识的培养,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均可以有效控制流行,巩固防治成果,但重点人群的变化仍是今后监测的重点.
简介: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复发率的纵向变化规律。方法间接材料是根据高春霓等(1999)已发表的精神分裂症未复发率数据,直接材料是统计了本院自1990到1991年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时疗效。结果间接材料显示:精神分裂症出院时痊愈者在随访6年期间。其未复发率呈指数下降[ln(108-y)=1.956+0.4316x],而复发率则呈指数上升[ln(8+y)=1.956+0.4316x]。其R^2均为0.9959。直接材料显示,出院时痊愈率为19.41%。结论(1)对精神分裂症总体来说,能达到出院时痊愈且终生不复发的概率还不到2.48%;(2)出院痊愈后6年内任何一个时点的复发概率可被精确地计算出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会阴切开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03月至2014年09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26例头位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63例行限制会阴切开手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63例行会阴切开手术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接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伤口水肿疼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第二产程的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差异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会阴切开可有效减少复杂性会阴裂伤、出血及促进产妇恢复等,因此,必须严格掌握会阴切开的手术指征,限制会阴切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1岁以内体重、身长、头围追赶生长特征,为早产儿体格生长合理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管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生后12个月内定期随访。采用Z评分法对体重、身长和头围进行评估与分析,统计各月龄组三项指标Z值中位数、不同年龄Z值构成比与追赶生长率、△Z值中位数。结果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z值<-2构成比均随月龄递增而下降;生后12月追赶率分别为97.6%、87.5%、96.4%;早期早产组体重、身长Z值中位数生后6月大于晚期组,头围Z值中位数生后12月小于早期组;△Z值随月龄递增呈下降趋势。结论早产儿1岁以内为追赶生长最佳时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追赶生长呈先快后慢的特征,体重追赶生长优于身长、头围,小胎龄早产儿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Z评分法是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的适宜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纵向管理中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高危儿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且随访连续18个月。结果:参加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一共120例高危儿,其中完成扭动阶段为,正常为(28.20%),可疑与异常为(71.20%);完成不安运动阶段为,正常为(71.43%),可疑与异常为(28.57%)。随访到9月龄其存在1例(1.12%)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3(3.37%)例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随访到12月龄其存在0例(0.00%)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2例(1.98%)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随访到18月龄其存在1例(0.87%)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1例(0.87%)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上述新生儿均经过早期训练干预与配对的护理工作后,恢复正常。结论:高危儿患者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可以早期发现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问题,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残疾儿童数量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的纵向观察。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后牙龈增生指数(2.6±0.3)、菌斑指数(1.2±0.3)、探诊深度(4.9±0.5)、龈沟出血指数(2.2±0.4)均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3个月时各项指标(1.7±0.3)、(0.8±0.3)、(2.8±0.4)、(1.7±0.4)改善情况更加理想;治疗6个月时,牙龈增生指数(1.3±0.3)、菌斑指数(0.5±0.2)、探诊深度(2.4±0.4)、龈沟出血指数(1.3±0.3)已接近正常水平。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cardimoyopathy,RCM)亦称闭塞性心肌病,包括在热带地区常见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fibrosis,EMF)和温带地区多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心肌病(deosinophilicencomyocardialdisease)。近年研究表明,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一病是以心室内膜、内膜下或内膜心肌纤维增厚累及一侧及两侧心室,引起舒张期心室伸展障碍和充盈受限为特征,而无心室明显肥厚或扩张的心肌疾病。心室腔缩小,甚至闭塞,心室舒张阻抗增高,排血减少,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病因未明,远较DCM和HCM少见。
简介:目的在厦门市开展0~60月龄健康儿童身高、坐高、下肢长、上下部量、足长正常值指标详细数据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其变化规律,为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纵向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积累资料。方法2013年对10950名来自市区、郊区及乡村的0~60月龄健康儿童进行身高、坐高、下肢长、上下部量、足长等相关指标的测量,统计其平均水平,并计算各指标与身高的比值水平,观察这些指标随月龄的变化趋势。结果统计0~60月龄儿童身高、坐高、下肢长、上部量、下部量及足长均值均随月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童〉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52E+06、3.27E+06、1.64E+06、1.77E+06、1.59E+06、9.56E+05,P值均〈0.001)。下肢长、下部量、坐高、上部量、足长与身高的相关性依次递减(0.97、0.96、0.94、0.90、0.87)。上下部量比例从0月龄的1.64起,逐月递减,最低为1.09。身高足长比值从6.49~7.09,均值为6.69,各月龄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通过调查获得福建省厦门市0~60月龄儿童身高、坐高、下肢长、上部量、下部量及足长的人群测量值,且男童〉女童、各项指标均随月龄递增,下肢长、下部量与身高的相关性最高;上下部量比例逐月递减。此项调查结果为儿童体格生长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