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评估肌电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在产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年龄在23到45岁之间,分娩次数1到3次。所有患者均经诊断存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且均在产后42天到6个月间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产妇临床症状、盆底肌力变化及盆底康复效果。 结果:治疗后,产妇的症状均有改善,盆底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次数越少、阴道分娩越少、新生儿体重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在产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明显,能有效缓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减少尿失禁,改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癫痫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40例患有癫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患者,分别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情况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之间评分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3月~2017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和动静脉畸形18例患者的磁敏感加权(SWI)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1WI增强)图像,分析并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序列病灶检出率。结果T1WI、T2WI、T1WI增强、S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阳性率分别为48.1%、59.3%、70.4%、92.6%,SW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1WI、T2WI、T1WI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序列和SWI检出病灶最大径分别为(3.12±1.27)cm和(2.27±0.97)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增强和SWI对病灶检出率相仿(P>0.05),两者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T1WI、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中的配合和护理分析。方法:纳入84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治疗患者,(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5月),行不同护理方式对比性研究,电脑数组排列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n=42),实验组(术中全面护理,n=4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评分(切除率、血压水平、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大出血、穿孔、灼伤)。结果:(1)临床数据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切除率、血压水平、呼吸频率改善明显,(P<0.05);(2)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大出血、穿孔、灼伤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术中配合全面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5~2022.5期间在我院行内镜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治疗的100例胃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后采取不同护理,最后对比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于内镜下胃息肉电凝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病情恢复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