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捏脊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收诊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数据为52(86.67)、6(10.00)、2(3.33)、58(96.67)和42(70.00)、8(13.33)、10(16.67)、50(83.33),χ2=15.695、3.254、13.027、13.027,P=0.001、0.074、0.001、0.001,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数据为治疗前和治疗后数据为(16.54±2.54)ummol/L、(16.35±2.47)ummol/L和(4.25±1.03)ummol/L、(10.36±1.85)ummol/L,有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治疗中采取中医捏脊联合蓝光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质量有效率,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对于患儿病情控制有较大的帮助。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捏脊疗法在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2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依照登记的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儿童,参照组儿童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服务,而研究组儿童接受常规保健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小儿捏脊疗法,对比两组儿童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参照组儿童的体弱发病率(贫血、营养不良)均高于研究组儿童,两组儿童在干预前各项体格发育情况没有明显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儿捏脊干预后,研究组儿童各项体格发育均有明显增高,同时干预后的研究组儿童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而参照组变化不够明显。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将小儿捏脊疗法应用于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体弱儿的发生率,值得全面推广。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捏脊疗法在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20例儿童作为实验对象,依照登记的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儿童,参照组儿童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服务,而研究组儿童接受常规保健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小儿捏脊疗法,对比两组儿童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参照组儿童的体弱发病率(贫血、营养不良)均高于研究组儿童,两组儿童在干预前各项体格发育情况没有明显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儿捏脊干预后,研究组儿童各项体格发育均有明显增高,同时干预后的研究组儿童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而参照组变化不够明显。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将小儿捏脊疗法应用于社区儿童预防保健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降低体弱儿的发生率,值得全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测压表法和手指捏感法测量导管套囊压力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112例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手指捏感法来测量导管套囊的压力,观察组使用气囊测压表法来测试导管套囊的压力。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在对整个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诊治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气囊测压表法来对患者进行导管套囊压力进行测试,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测量工作的满意度,非常值得在该领域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捏脊的延伸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随机抽选10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抚触联合捏脊的延伸护理模式,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变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经皮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应用抚触联合捏脊的延伸护理模式,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骨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为了充分提高教学效率,调动规范化培训医师对于骨科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夯实骨科学基本功。方法 我院采用在传统的授课基础上,增设影像学科教师对于临床病例的影像资料或某骨科疾病临床分型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混搭”授课。结果 既有骨科临床案例影像学分析;又有影像学中骨科疾病分型,创新了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规培医师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结论 骨科教学中“混搭”影像学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科学 ;影像学;混搭;优势
简介:摘要:本研究根据药物特性,对5种不同浓度苯甲酸钠(0.1%,0.2%,0.3%,0.4%,0.5%)的干混悬剂进行抑菌效力研究,来确定干混悬剂中抑菌剂的合理添加量。结果表明,干混悬剂中苯甲酸钠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2%-0.4%。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发热治疗中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的作用效果。方法:将儿科收治的发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有80例,就诊时间在2018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借助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自计入40例,前者应用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治疗,后者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治疗率为97.5%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治疗率75.0%,两组作用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有助于小儿发热患者症状尽快缓解,缩短症状改善的同时,促进临床疗效升高,且药物安全性已得到保障,副作用较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标本检验前混匀静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2月-2022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标本临检之前混匀静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40例受试者的血液标本开展此项研究,所有的受试者都在空腹状态下完成采血,然后将采集的血液样本静置1h,4h,8h,12h后,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通过对样本静置1h,4h,8h,12h后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在静置1h和4h后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静置8h和12h后与静置1h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临检之前混匀静置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尤其是对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显著,因此在血液检测中,要掌握好时间,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