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组,对比组(n=17)和观察组(n=17);予以对比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予以观察组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方法及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科就诊的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与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各20例,主要观察与评价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手术视野清,操作简便,矫正后的鼻中隔符合正常解剖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对患者创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
  • 简介:摘要:无创通气治疗是保证新生儿出生后能正常呼吸的重要医疗措施,但是患儿治疗中通常会受到多因素影响,如鼻部连接装置、新生儿通气时间长、皮肤屏障发育不完全及营养缺乏等情况,导致新生儿鼻中隔损伤发生率增加,影响患儿疾病治疗安全性。为此,需要积极加强关于无创通气新生儿鼻中隔损伤的护理研究,使新生儿疾病治疗高效、安全。

  • 标签: 无创通气 新生儿 鼻中隔损伤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鼻出血并非独立的疾病只是一种临床特征,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出血部位大部分均来自鼻中隔前下部little氏区,有文献统计有42.7%-95%(kernan氏)。因该处由丰富的血管构成,且血管位置表浅,血管周围缺乏结缔组织收缩的缘故。鼻出血原因极为复杂,分别为全身和局部两大因素,但临床上经常遇见反复小量鼻出血患者,病史或长或短,经常在体力或智力劳动时,情绪波动出现,出血均来自little氏区,检查时发现该区粘膜不光滑、充血、血管扩张,结薄膜或血痂、轻度糜烂等改变,全身系统检查、化验检查和局部检查均无明显的异常改变。这类患者约占全部鼻出血患者的16%-26%,为“特发性鼻出血”或“习惯性鼻出血”。

  • 标签: 鼻中隔黏膜剥离术 特发性鼻出血 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收治鼻中隔偏曲患者共 78例设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研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 39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接受镇痛护理管理。结果 术后即刻患者疼痛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提升显著, P<0.05。结论 疼痛护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护理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缓解,并可积极改善其睡眠、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疼痛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等离子技术在处理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以采用鼻中隔偏曲成形术作为对照组(30例),在对照组上融入等离子技术作为研究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血清IL-5、IL-32、MCP-1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症状评分、鼻阻力等指标相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有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IL-5、IL-32等指标相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趋势(P<0.05)。结论 等离子技术在应对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鼻炎的相关症状,减少鼻腔的阻力感,进一步促进血清中IL-5、IL-32等炎性因子水平的下调,其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 标签: 等离子技术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窦炎效果。方法:研究项目起始时间为2019年2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我院在研究项目时间范围内收治的84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对照组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研究组应用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研究组(97.61%)与对照组的(83.33%)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研究组的更高,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76%)相比对照组的(19.05%)更低,P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使用临床路径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所有患者中,筛选出进行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参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长相较于参照组更短,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运用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护理中,能够为患者带来更佳的护理体验,患者住院时长缩短,且术后不良事件发生较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 临床路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干预化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5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增加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后24h 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P>0.05),研究组术后48h、72h和96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护理针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和负性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疼痛护理 疼痛感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术期采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围术期 循证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54-01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采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让患者尽快出院,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路径护理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中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2组,一组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另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探究组间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且护患纠纷发生率数据指标更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中进行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且患者易于接受该种护理模式。

  • 标签: 鼻内镜 矫正治疗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切除术配合手术护理对垂体瘤患者嗅觉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患者取样72例,均于2020年02月至2022年02月在我院接受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切除术,顺序编码法分为试验组(36例,优质手术护理)和参照组(36例,常规护理),观察嗅觉变化,对比 SF-36评分和并发症率。结果:术后5个月,试验组嗅觉阈值(1.98±0.21)分,比参照组(2.17±0.22)分低,SF-36评分比参照组高,并发症率2.78%(1/36),比参照组16.67%(6/36)低,P<0.05。结论:垂体瘤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切除术中辅以优质手术护理方案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嗅觉障碍,促进嗅觉恢复。

  • 标签: 并发症影响 垂体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方法运用阴囊中隔转移皮瓣Ⅰ期治疗11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结果全部患者均Ⅰ期愈合,排尿通畅,无尿瘘、尿道狭窄发生,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阴囊中隔转移皮瓣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可行性办法。

  • 标签: 阴囊中隔转移皮瓣 尿道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