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等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 标签: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 简介:目的:评价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纳入颈性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提手法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加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将2组患者治疗前后即初诊首日和治疗后第14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ousScale,VAS)评分、SF-36评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彩色多普勒检测的椎动脉相关数据等进行比较。治疗前后所做血常规、肝肾功能检验结果作为安全性观测统计资料。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5.37%,而对照组为65.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LVA及B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在SF-36评分这一项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82名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眩晕程度、颈肩痛及椎动脉供血状况。

  • 标签: 颈性眩晕 眩晕 旋提手法 中药 牵引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 简介:目的:对2005年至2014年间有关耳穴贴压的针灸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从病症种类、数量、各病症的有效率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分析,以期客观反映近年来耳穴贴压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耳穴贴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应用于临床16个系统病症,共涉及130个病种。单用耳穴贴压法治疗的病种为74个,其中优势病种为失眠症、便秘和肥胖,次优势病种为痛经、近视、变应性鼻炎、术后疼痛及寻常性痤疮。

  • 标签: 穴位疗法 耳穴贴压 耳针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专家对辨质捏脊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意见及临床经验,讨论捏脊的基本治疗方法,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治疗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通过3轮问卷调查,将专家对辨质捏脊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反馈、再总结。结果:捏脊治疗最佳时段:饭后2h。捏脊操作刺激量:6个月~3岁,轻度刺激量;4~6岁,中度刺激量;7~14岁,中重度刺激量。操作频率:1次/d。穴位处方中具体包含穴位:督脉、膀胱经、脊背部穴位。具体操作部位:长强至大椎。操作疗程:1~3个月。穴位操作时间:5~10min。穴位操作次数5~8次。结论:总结了专家用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初步统一各专家对基本治疗部分的意见。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捏脊法 德尔菲法 问卷调查
  • 简介:传统的观点经常把「胖」视为健康的标准。中国古代唐朝仕女甚至以体态丰腴、「微骨丰肥」为美,许多人认为结婚以于生个胖娃娃是福,把中年以于发胖称作「发福」,而把「瘦」看作是不健康甚至是不好的标志。现代社会有些国家和地区依然以「胖」为漂亮。

  • 标签: 减肥法 天然 中国古代 健康
  • 简介:凡一切癖、瘕、痞气、奔豚,腹中如杯如盘者,皆肝虚、金衰、木横之病,当滋肾水以救之,切不可用疏利伐肝之剂。足厥阴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经云木郁则达之是也。然肝藏血,人夜卧则血归于肝,是肝之所赖以养者,血也。

  • 标签: 肝虚 补法 肝藏血
  • 简介:一、甲端摩手: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曲成45度,用指端以每秒钟8次的速度往返按摩头皮1—2分钟,此法可加强供血,增强血液循环,加速入睡。二、双掌搓耳:即两掌拇指侧紧贴前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后,用力搓摩双耳1—2分钟。此法可疏通经脉、清热安神,防止听力退化。三、双掌搓面:即两手掌按紧面部,以每秒两次的速度用

  • 标签: 血液循环 指弯曲 速度 保健按摩 自下而上 分钟
  • 简介:肩周炎俗称“漏肩风”,是肩关节周围的筋腱发生损伤性,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见于50岁的中年人士,故又称为“十五肩”。假如症状比较严重,以至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完全丧失的话,

  • 标签: 肩周炎 锻炼法 退行性病变 关节周围 症状比较 活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