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江门市300例3~7岁儿童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江门地区儿童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1日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300例儿童,年龄都在3~7岁,平均在457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分类方法采用9种体质分类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编制)。结果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平和质(77例)、气虚质(56例)、湿热质(48例)、阳虚质(35例)、痰湿质(33例)、阴虚质(24例)、特禀质(16例)、气郁质(8例)、瘀血质(3例)。江门地区儿童体质分布前5位平和质(77例)、气虚质(56例)、湿热质(48例)、阳虚质(35例)、痰湿质(33例)。结论儿童中平和体质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而兼夹体质现象比例较低,与成人体质类型分布有明显差异,说明年龄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简介:目的:了解我社区管理的24个村流动儿童7种疫苗接种率的情况,针对性地采取防疫措施。方法:对345名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卡介苗、A群流脑7种疫苗的接种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76.23%,首针及时接种率为50.72%,全程及时接种率为42.61%;卡介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2.75%;A群流脑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8.26%,全程及时接种率为58.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7种疫苗合格接种率较低,应加强农村社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管理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及大龄儿童呼吸道异物的诊治体会。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成人及9岁以上儿童呼吸道异物资料7例。结果异物种类多样。结论成人及大龄儿童呼吸道异物发生率低,容易忽视和误诊。
简介: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A2011577),摘要目的合成负载MRI可视性MG7抗体紫杉醇纳米粒对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PCL-PEG二嵌段元共聚物,通过共沉淀法制备负载MG7抗体及紫杉醇的PCL-PEG纳米粒,构建MG7Ab-PCL-PEG-SPIO紫杉醇并测定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体外细胞毒性、对人低分化胃腺癌BGC--823细胞株靶向效应、MRI超顺磁性。结果透视电镜结果表明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球形粒子,纳米的平均粒径为(146±35)nm,zeta电位为(274mv),空白载体材料毒性减低,具有超顺磁性,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有明显靶向性。结论本实验研制的MG7Ab-PCL-PEG-SPIO紫杉醇纳米粒粒径可控、对胃腺癌BGC-823细胞明显靶向性、超顺磁性的特点,为有效的胃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简介:目的:通过H7N9禽流感病例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甲型H7N9流感的证候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2013年2月26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收治的36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症候学及中医治疗情况,分析其中医病证和病机特点。结果:36例H7N9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平均发病后第6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入住ICU,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发病后15d;症候学特点,患者100%发热,最高体温(39.14±0.62)℃,伴咳嗽,咳痰,恶寒轻或不恶寒,但头痛、周身酸痛、咽痛、鼻塞流涕等风热束表上犯症状少见;3~6d后高热寒战,渐次出现痰中带血、短气、胸闷、呼吸困难,舌红苔腻,病情转重;6~14d患者痰中带血,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皮肤红疹、花斑,舌质深红或紫,少津;10~14d后患者身热渐退,痰血减少甚则消失,进入恢复期,以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少津为特点。结论:中医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该病病情加重的拐点可能在4~5d左右,8~10d病情最重,始动因素及根本为温热疫毒,热毒、瘀毒为关键,病理因素为热、毒、瘀、虚兼夹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程,核心病机为毒热犯肺,壅肺、损肺,甚则伤及其他脏腑。
简介:目的:研究电针逆转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大鼠延髓尾端腹外侧区(CVLM)引起血压降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枢核团微量注射和微透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等技术观察Ang(17)及其选择性受体拮抗剂(D-Ala7)-Ang-(1—7)(Ang-779)在大鼠CVLM引起血压改变时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变化以及电针对血压和氨基酸类递质释放的影响。结果:在CVLM微量注射Ang(1—7)可引起血压降低,同时伴该区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释放增多和抑制性氨基酸牛磺酸(Trau)释放减少;相反,在CVLM微量注射Ang779则可引起血压升高,同时伴Glu释放减少和Tau释放增多。在相当于人”足三里”穴位电针20min,可分别抑制在CVLM微量注射Ang—(1-7)或Ang779所引起的血压降低或升高,同时也能部分抵消注射Ang-(17)或Ang779所引起的Glu、Tau释放的改变。结论:电针逆转Ang(1-7)或Ang-779在CVLM引起的降压或升压作用可能与Glu、Tau释放量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