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毒、无痛性的输液通道,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感染是PICC最常见临床并发症,其发生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且给患者增加伤痛。本文从外源性和内源性两方面阐述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外周途径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VC)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例应用PICC建立长期输液通道(PICC组),100例应用CVC置管(CVC组)。对二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PICC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CV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VC置管相比,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在临床上部分治疗可取代CVC并达到与其相同的治疗目的,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规范操作,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通讯作者张琦(1974.10-),本科,主管护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摘要目的研究重度心衰所致四肢高度浮肿患者长期静脉输注药物的有效途径,寻求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的方法。方法对40例重度心衰所致四肢高度浮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取PICC建立静脉通路;对照组(n=20)采取传统四肢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观察药物达到疗效所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除1例死亡外,其余19例均治疗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8)天。对照组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其余16例治疗好转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2天。结论PICC能够最大程度上使药物进行有效循环,并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使药物发挥作用,同时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并发症处理应用所学科合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感染科实行PICC患者50例,通过主动静脉治疗理念,保护静脉、安全输液,通过对血管通路规划,从治疗伊始,就应该为病人制定一个完善的血管通路规划来满足他的治疗需求,病人的治疗进展定期的进行再进行评估和进行必要的调整。结果通过多学科分析,首先可减少因外周静脉给药所致的药物局限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医患、护患合协,增长医疗效益,加速医院发展,将会带动我院的静疗质的突破创新。对于患者的治疗情况良好。结论经多学科合作后,少了非计划拔管量,提高了PICC患者置管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