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较佳疗法。方法:按随机、对照、单盲法的研究原则,将174例患者随机分为用毫针组(56例)、电针组(57例)和温针灸组(61例)。3组均穴取肩前、肩髃、肩髎、臑俞、外关、合谷,分别行毫针、电针和温针灸疗法,均留针30min。治疗均为隔日1次,治疗5次为一疗程。并于每次治疗前后测量、记录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和活动度评分。结果:电针组、温针灸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53/57)和95.1%(58/61),均高于毫针组的78.6%(44/56)(均P〈0.01),而电针组与温针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疗程治疗,电针组疼痛下降指数(4.28±0.22)、温针灸组疼痛下降指数(3.74±0.17)均明显大于毫针组(2.78±0.18,均P〈0.01),而电针组也大于温针灸组(P〈0.05);温针灸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值(76.92±5.53)和电针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值(60.37±3.80)均大于毫针组(42.50±3.67,均P〈0.01),而温针灸组也大于电针组(P〈0.01)。各组1疗程治疗后肩关节疼痛下降指数和活动度改善评分均大于自身初次治疗后之值(均P〈0.01)。结论:3种针灸疗法对肩周炎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电针和温针灸的疗效要优于毫针针刺。3种疗法均能较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但以电针镇痛效应最佳,以温针灸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最佳。在选穴相同、病情相似的情况下,临床疗效的改善程度主要取决于疗法及治疗次数。
简介: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感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36vsGB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6vsPC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36vsST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4vsCV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36vsCV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及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36较ST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36较CV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4较CV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简介:目的:比较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不同频率听力损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8例(32只患耳)和西药组30例(34只患耳)。针药组采用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电针主穴选择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西医疗法使用扩血管药物、促进神经功能药物、缓解内耳水肿药物和高压氧综合治疗;西药组单纯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及电测听评定,并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50.0%(16/32),西药组为55.9%(19/34),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在250Hz、500Hz和1kHz水平,两组电测听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恢复(均P〈0.01);在2kHz水平,针药组在治疗1疗程、2个疗程后较治疗前电测听数值有显著改善(P〈0.05,P〈0.01);在4kHz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结论: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低频听力损害均有效,高频听力损害均无效,对中频听力损害,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
简介:目的:比较针药复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择期行LC患者39例,随机分成针药复合麻醉组(针药组)和全麻组。针药组先行电针刺激15~30min,穴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然后行全身麻醉,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组单纯行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2h、术后第1、3天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两组总T淋巴细胞(CD3^+)、抑制T淋巴细胞(CD8^+)较麻醉诱导前降低(均P〈0.05);全麻组辅助T淋巴细胞(CD4^+)显著降低(P〈0.05),针药组CD4^+无显著改变,CD4^+/CD8^+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3G针麻组TNF-α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针麻组患者术后恶心例数明显少于全麻组(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对LC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低。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腧穴配伍对颈型颈椎病患者体表肌电即时效应的影响,探讨腧穴配伍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方法: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先后进行3种不同腧穴配伍的针刺,A组(远部取穴组:昆仑、后溪);B组(近部取穴组:风池、天柱);C组(远近取穴组:昆仑、后溪、风池、天柱),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针刺前后患侧斜方肌体表肌电(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平均振幅值,测量肌电积分(integratedelectromyography,IEMG)及肌电均方根(rootmeansquare,RMS)均值,计算肌电振幅变化率,组内比较不同腧穴配伍针刺前后对体表肌电即时效应影响的差异,组间比较各组针刺后差异。结果:组内针刺前后比较,A、B、C组的肌电平均振幅值、肌电振幅变化率、IEMG、R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针刺后比较,A、B、C组针刺后肌电平均振幅值、肌电振幅变化率、IEMG、RMS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临床总有效率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腧穴配伍的针刺治疗均能够提高IEMG、RMS,降低肌电平均振幅值和肌电振幅变化率,增强颈椎稳定性和肌纤维的主动收缩能力,改善颈部前屈的耐疲劳性;而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与取穴的远近、取穴数目的多少无关。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群双侧内关穴区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侧性及其相干性。方法:共计30例健康受试者参与血流检测。受试者先在控制室温条件的房间中休息40min,然后用PeriFluxSystem5000~录受试者双侧内关血流15分钟,每5分钟为一时间段进行分析。受试者以40岁为界分成年轻组(n=18)和年长组(n=12),计算不同组间左右内关血流量的不平衡系数和Coherence值。结果:在三个时间段内,右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9.74±3.36PU、9.83±3.63PU、9.69±3.40PU,左侧内关平均血流量依次为6.73±2.22PU、6.99±2.37PU6.77±2.32PU,经检验左右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虽然不平衡系数年长组高于年轻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herence分析结果提示,从0.5Hz到1.5Hz之间,其波峰对应的频率值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右侧内关血流灌注值高于左侧内关,双侧内关激光多普勒血流量的Coherence分析可为不同年龄人群微循环状态的改变提供一种潜在的无创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