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研究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产妇共50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无切口感染的产妇共50例,作为对照组,从多个感染因素展开调查并分析其护理对策。结果通过比较可得出对照组中检查次数>2次为10%(5/50)、胎膜早破为14%(7/50)显著低于观察组检查次数>2次为40%(20/50)、胎膜早破为40%(20/50),而对照组中羊水污染12%(6/50)高于观察组6%(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阴道检查次数过多以及所用的手术时间过长等,因此,在临床医疗中应该积极采用相关预防及临床处理对策,是控制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方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从我院妇产科病例系统中抽取70例接受会阴侧切术的产妇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其中35例发生了切口感染,纳入B组(观察组),35例未发生切口感染,作为A组(对照组)。通过比对两组具体差别分析探讨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实行相应的产房护理干预措施。结果:A、B两组多项数据具有明显差别(P<0.05),产妇发生术后感染情况的主要原因包含年龄、体质量、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手术季节等。结论:产妇在接受会阴侧切术后,由于年龄、体质量、手术季节和时间等多方面的影响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的现象,因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防措施,从科学的角度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病菌分布情况。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00例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归纳其感染的发生因素,探究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结果 2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占比22.00%(22例),比较切口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组间差异显著(P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病菌分布情况。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00例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归纳其感染的发生因素,探究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结果 2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占比22.00%(22例),比较切口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组间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早孕期经阴道彩超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实施诊断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分别展开经腹部彩超检查(A2组)以及经阴道彩超(A1组)检查,通过对患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对比诊断差异。结果A1组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诊断率(100.00%)高于比照组(68.06%)明显(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前壁下段切口妊娠患者于临床接受早孕期经阴道彩超方法诊断后,通过对声像图特征进行了解,在对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史了解基础上,合理展开综合诊断,可对疾病早期治疗方案的研究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PCSD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展开治疗。结果 研究组所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憩室愈合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66.0%(33/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患者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前,经期时长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均有明显缩短,研究组缩短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憩室直径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研究组胸胀、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率为18.0%(9/50),对照组仅为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耐受,未出现停药的情况。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