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从2013年5月开始临床护理施行分层管理制度,按照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职称、学历和工龄等分为N1级护士、N2级护士、N3级护士等不同层次水平的人员,并科学地分配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对所有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比和分析分层管理前后临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结果(1)分层管理前,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教育93.6±6.2分,病房管理91.5±3.9分,专业素养89.6±6.7分,操作水平94.5±4.8分;分层管理后,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教育98.6±6.1分,病房管理95.4±5.8分,专业素养93.0±7.1分,操作水平97.7±5.3分(P<0.05);(2)分层管理前,1500例患者满意610例,一般780例,不满意11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7%;分层管理后,1500例患者满意870例,一般590例,不满意4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33%(P<0.05)。结论临床护理应用分层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合理地改善护理结构和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挑选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患者12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将120例急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模式,称为预见组,记录常规组患者及预见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预见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短,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急诊科运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短就诊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发生小儿腹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观察组患儿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儿则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组间患儿疗效,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的止泻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患儿家属对本组护理评价,即比较护理满意度,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时,配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手段,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收取的腹股沟疝气病人共5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是(64.3±5.9)min、(1.1±0.2)d、(4.5±0.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2.4±10.8)min、(3.5±0.4)d、(9.3±1.2)d(t=16.382,P<0.01;t=28.397,P<0.01;t=18.283,P<0.01)。观察组轻度不适例数为2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例(X2=5.853,P<0.05);观察组重度不适例数为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例(X2=7.791,P<0.01)。术后,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为3例,与对照组5例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6,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3例,两组术后复发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09,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前入路腹膜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具有手术持续时间短、恢复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术后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护理价值,为临床心内科护理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老年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予以无缝隙护理的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等SAQ各项参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予以无缝隙护理的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4.69%,3/64)显著优于对照组(23.44%,15/64),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SAQ各项参数评分,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