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介传统方法与单一传统方法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7例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相同,实验组增加采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果实验组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9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在预防普外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而优于传统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按摩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疼痛程度及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验组患者120例,采取小针刀联合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取小针刀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其不同方法下的症状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和血液循环情况。结果经临床试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之间数据,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均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取小针刀联合按摩的方式进行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分析,即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感受,其联合治病方法,在临床中,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合低分子肝素与单一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3例和5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相同的循证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结果实验组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5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在预防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CD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9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PCD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CDA循环管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液中凝血纤溶系统和血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研究组患者静脉输注参附注射液,负荷剂量为1ml/kg,之后以每小时10ml/h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注射肝素前(T1)、注射鱼精蛋白后10min(T2)、关胸骨时(T3)、手术后5h(T4)采血,观察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含量、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同时观察切皮前(T5)、体外循环(CPB)即刻(T6)、CPB开始2h(T7)、CPB结束(T8)及CPB结束后24小时(T9)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24h浓缩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各时间点PLT、PT、APTT、TT、FIB、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5、T6的血清IL-6、CRP、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T7、T8、T9的血清IL-6、IL-8、CRP、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观察组患者每周实施一次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同时进行两次常规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静脉血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PTH)、尿素氮(BUN)与肌酐(Cr)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检验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效果,进而更加全面的清除体内毒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及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分为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β2微球蛋白、Kt/V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血红蛋白较高,而血磷、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更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但两组在血清白蛋白、血钙、25-羟基维生素D、Kt/V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骨代谢异常,且能够更有效的清除β2微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