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点神经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被确诊为腰3横突综合征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给予痛点神经阻滞配合乌金活血止痛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痛点神经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的SCOD、VAS等指标。结果经过分析,经过两次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都显著下降(P<0.05),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痛点神经阻滞配合小针刀治疗方法治疗此类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缓解其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颈部手术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颈部手术颈丛阻滞患者根据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均分为辅用舒芬太尼(I组)和辅用咪-芬合剂(II组)两组,观察达到改良wilson’s镇静2级两组术中不良反应躁动、呛咳、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呼吸道畅通情况下,spO2<95%)。结果血压I组波动不大,II组较给药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I组呼吸频率变慢,spO2<95%9例,面罩吸氧改善,调整剂量后逐渐恢复。II组呼吸道梗阻(舌后坠)8例,需托起下颌,面罩辅氧,3例出现躁动。两组未观察到恶心呕吐、呛咳、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结论颈部手术颈丛阻滞辅用舒芬太尼不良反应较轻,一定意义上优于辅用咪-芬合剂。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比较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用于两点和四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6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超声引导下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肌皮神经,并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4ml于桡神经周围支;B组分别注射0.5%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8ml上述四支神经周围。阻滞后每2min观察阻滞效果。记录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起效时间、等待麻醉的时间(从麻醉穿刺开始到患肢痛觉消失),麻醉镇痛维持时间(痛觉消失到感觉到疼痛的时间),阻滞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所需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平均2.8min)较B组(平均4.8min)显著缩短(P<0.05),但是A组的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效果、等待麻醉的的时间、麻醉镇痛维持时间与四点阻滞无统计学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冲击波联合痛点注射对肩周炎患者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96例肩周炎患者,根据两种治疗方式分组,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ROM)、生活能力(ADL)、各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与对照组81.82%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OM、ADL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通过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注射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缓解疼痛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阻滞方法对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根据麻醉不同阻滞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靶点,观察组采取三靶点,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阻滞完成后而不同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麻醉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阻滞方法对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存在不同影响,其中三靶点阻滞更加有效,对尺侧阻滞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