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致光敏感性皮炎的处理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19日收治的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甲强龙40mg以平喘,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g以抗感染,患者隔天全身皮肤见散在性红斑,右足背水肿,随后出现水疱,压之出现轻度疼痛,考虑为光敏感性皮炎。结果给予地氯雷他啶抗过敏,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20mg,1次/日,无菌穿刺水疱抽液,局部涂红霉素软膏,每天纱布适当包扎3~5小时,一周后皮肤结痂,水疱消失,哮喘改善,病情明显好转出院。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可致光敏感性皮炎,应用地氯雷他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无菌穿刺水疱抽液以及红霉素软膏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以便为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本研究的调查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宫颈癌放疗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和总结,研究对患者宫颈癌放疗敏感性产生影响的相关病理因素。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得出患者年龄、放疗前患者的Hb水平、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体积大小、肿瘤的大致形态、是否同步化疗、铂类化疗为基础的曾敏次数等都会对于患者宫颈癌的敏感性产生影响;而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研究得出治疗前Hb含量、患者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体积大小、化疗增敏次数是对宫颈癌放疗敏感性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前Hb含量、患者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体积大小、化疗增敏次数是对宫颈癌放疗敏感性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该重视对于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治疗工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的针对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身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358株来自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血液及尿液分离出的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MIC值。结果358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168株、屎肠球菌190株,粪肠球菌在尿中的分布68.4%高于屎肠球菌50.0%,而血液及其他无菌部位中分离的屎肠球菌(50.0%)高于粪肠球菌(31.6%);粪肠球菌对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G、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高于屎肠球菌,而屎肠球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性(74.8%)明显高于粪肠球菌(23.7%);358株肠球菌属除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外,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100.0%敏感;无论粪肠球菌还是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几乎100.0%耐药;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敏感率39.5%高于屎肠球菌15.3%;血液中粪肠球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尿液,血液中屎肠球菌对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红霉素5种抗菌药物均100.0%耐药。结论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引起感染的最好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田瑶族盐敏感性的血压差异及其对肾脏的损害。方法收集1030名符合条件的瑶族居民,以相应的1280名汉族居民为对照,统一进行低盐饮食(摄盐量3g/dx7d)继而高盐饮食(摄盐18g/dx7d)干预,定时监测血压,收集两个阶段的尿液及血液标本,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微白蛋白(Alb)、尿肌酐(Cr)及尿Alb/Cr等指标。结果瑶族盐敏感(SS)者检出率为16.5%,明显低于汉族(P<0.05)。SS者从低盐到高盐饮食变化后,收缩压或舒张压均明显上升,盐敏感指标△H-LMABP和△H-BMABP分别为6.9±4.3mmHg及6.3±4.4mmHg,均高于盐不敏感(SR)组的0.4±4.2mmHg及1.0±3.7mmHg(P<0.01)。高盐饮食后,SS者的尿β2-MG和尿Alb/Cr也明显高于SR者(P<0.05),但其上升幅度小于汉族SS者(P<0.05)。结论蓝田瑶族的盐敏感性及高盐对肾脏损害程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可能与其特殊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有关。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降低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的机制。实验分三组(1)盐水对照组(NS+NS)SD大鼠予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10天。(2)实验组(SE+NS)SD大鼠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10天。(3)实验给药组(SE+SVHRP)SD大鼠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后,腹腔注射蝎毒耐热蛋白(SVHRP),连续10天。行为学和免疫组化结果行为学结果用阈下剂量(5mg/kg)KA检测动物对癫痫刺激的敏感性。实验组(SE+NS)大鼠均出现对癫痫剌激的敏感性增强,而实验给药组的有2只大鼠对癫痫剌激的敏感性增强,盐水对照组20只大鼠未出现对癫痫刺激敏感性增强。免疫组化结果实验组前深梨状皮层T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的Ach能神经元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实验给药组、盐水对照组,而实验给药组和盐水对照组大鼠前深梨状皮层T区的ChAT免疫反应呈阳性神经元神经元数目无明显区别。行为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A(海人酸)诱发SE后慢性癫痫动物对阈下癫痫剌激的敏感性进行性增强。蝎毒耐热蛋白(SVHRP)能明显降低难治性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这很可能与其能减少难治性癫痫大鼠的前深梨状皮层T区胆碱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防治淋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20株淋球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均使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并观察比较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淋球奈瑟菌敏感性比较高的药物有阿奇霉素(敏感率为100.0%)、红霉素(敏感率为98.3%)、罗红霉素(敏感率为98.3%)、壮观霉素(敏感率为95.8%)和头孢曲松(敏感率为94.2%);耐药性较高的药物有,头孢唑啉钠(耐药率8.3%)和交沙霉素(耐药率8.3%)。结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阿奇霉素及红霉素、罗红霉素,这些可以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淋病奈瑟菌同时对头孢唑啉钠及交沙霉素的耐药性也比较高,但临床上用于治疗淋病的效果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和其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5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腹膜透析流出液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并对其培养菌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流出液经过细菌真菌培养后发现阳性率为86.15%(56/65),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阳性率最高51.79%(29/56),其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42.86%(24/56),真菌阳性率最低5.36%(3/56)。在药敏试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于青霉素和头孢唑林耐药性最高分别为77.78%(14/18)和72.22%(13/18),对于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耐药性最低0.00%(0/18),利奈唑胺次之5.56%(1/18);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头孢唑林耐药性最高75.00%(12/16),对于亚胺培南和庆大霉素耐药性最低0.00%(0/1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之6.25%(1/16)。结论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但同时提示我们真菌感染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比例在上升。对于致病菌头孢唑林、青霉素耐药性均非常高,可考虑选用庆大霉素治疗,严重时使用万古霉素或亚胺培南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性骨折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抗生素敏感性,以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0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清创前及清创后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对主要致病菌进行总结,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及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80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后培养出的菌株阳性率显著低于清创前(P<0.01)。在伤口分泌物标本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头孢他定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开放性骨折伤口分泌物培养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及时的清创对于降低感染率有积极意义。临床应参考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持续时间睡眠剥夺(SD)致小鼠痛阈、阿司匹林敏感性变化与血液PH变化的相关性问题。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以正常组(CC)作为对照,使用热板法测量不同持续时间睡眠剥夺对小鼠痛阈以及注射阿司匹林后的痛阈值,采用PH仪测量小鼠血液的PH。结果与CC组相比,SD1、SD2痛阈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SD3组痛阈值升高(P<0.05),睡眠剥夺组对阿司匹林敏感性发生改变(P<0.05),SD1组PH降低(P<0.05)、SD2与SD3组PH显著升高(P<0.01)。与SD1组相比,SD2、SD3组痛阈升高(P<0.05、P<0.01),PH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时间睡眠剥夺可导致痛阈升高,且其变化与PH的变化相关,并随着睡眠剥夺的时间延长、相关性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