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类型小儿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小儿肺炎及40例健康儿童的临床资料。以43例患病毒性肺炎者为A组,以51例患细菌性肺炎者为B组,以39例患支原体肺炎者为C组,以40例健康儿童为D组。对比四组间血清CRP含量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差异。同时分析CRP对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间血清CRP含量及血常规WBC计数存在显著的差异,B组血清CRP及血常规WBC计数含量分别为(54.43±6.44)mg/l及(13.38±2.08)×109/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为(31.27±1.19)mg/l及(9.49±0.15)×109/L明显高于A及D组(P<0.05);而A组及D组分别为(6.82±0.81)mg/l、(8.96±0.37)×109/L及(6.03±0.86)mg/l及(6.62±2.25)×109/L,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血清CRP对于细菌性肺炎存在显著的诊断价值,且高于血常规WBC计数(P<0.05),但对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无明确的诊断价值(P<0.05)。结论小儿不同类型肺炎间血清CRP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血清CRP含量对于小儿细菌性肺炎存在显著的诊断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与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接受头孢替唑钠粉剂、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的3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唑钠、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的3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36/39),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肺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实施全面专业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5.4±2.7)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3±0.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实施全面专业的护理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麻疹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麻疹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探讨12例麻疹患者胸部CT及高分辨率CT(HRCT)资料,分析该病的影像特点。结果胸部CT表现胸膜下病变及间质性损害12例;累计双肺(≥3叶)9例;结节影9例;树芽征8例;磨玻璃影7例;晕征7例;肺气肿5例;胸膜增厚3例;片絮影或球形4例,其中2例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成人麻疹肺炎以肺间质损害并双肺胸膜下多发多形态病变为主要改变,常伴有肺气肿、多形性病灶,甚至出现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征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多重PCR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毒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62例,从标本中提取病毒核酸RNA/D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对目的基因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采取电泳检测。结果对62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标本进行多重PCR扩增检测后,发现阳性29例,总阳性率46.8%(29/62),其中以流感病毒为主,占病毒阳性检出48.3%(14/29),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5例。结论运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检出多种呼吸道病毒和合并感染情况,初步验证了该多重PCR技术能用于快速检测该类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能够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规监测、应急处理及临床诊断提供快速检测手段和更多的病原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抗炎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周。观察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肯定,痊愈率高,疗程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P<0.05);治疗组咳嗽、气促、呛奶、肺部湿罗音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与病毒检出情况及复合感染情况,为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46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2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58%;MP合并病毒感染率为38.13%;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MP合并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与病毒同时感染的几率很高,应注意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治愈率为83.78%,显效8例,显效率为21.62%,愈显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2例,治愈率为59.46%;显效10例,显效率为27.03%,愈显率为86.49%。两组间疗效进行对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很好的消除患儿的症状,且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CV重组体J6/JFH1在Huh7细胞中复制并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方法将HCVRNA转染至Huh7细胞中,待转染效率达80%左右,收集上清液,感染新的Huh7细胞,得到的病毒命名为一代病毒,取一代病毒感染效率达80%左右的上清液,感染新的Huh7细胞,得到的病毒命名为二代病毒,测定转染与2次感染收集病毒的滴度。结果在将HCV病毒转染和感染Huh7细胞后,HCV阳性细胞达80%的时间分别是第13天、第5天及第5天,三次最高滴度分别是3.9FFU/ml,4.5FFU/ml及4.6FFU/ml。结论成功在Huh7细胞内培育出带有适应性突变的J6/JFH1病毒,为HCV体外培育提供了新思路,为耐IFN的丙肝治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