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血液标本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C701先测定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随后再采用人工干扰的方法使标本产生溶血,再测定溶血后的肌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正常血标本和溶血标本的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结果80例标本溶血前与溶血后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会对CK-MB测定产生影响,应尽量避免使用溶血标本作为试验测定。
简介:摘要目的?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肌酶谱中(CK、CK-MB)和肌钙蛋白(cTnT)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人对40例近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入院患者的早期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实验数据进行了观察和总结。结果?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的血液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呈现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的时间存在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术期CK-MB和cTnI的影响。方法择期行TURP老年病例40例,ASAⅠ~Ⅱ级,年龄66~85岁。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椎管内硬膜外麻醉(EA组)和全身麻醉(GA组)。EA组患者穿刺间隙选择L2-3用1.5%的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GA组全身麻醉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0.1mg/kg、芬太尼3~4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0.15mg/kg、丙泊酚1~2.5mg/kg诱导,静脉泵注丙泊酚30~60μg?kg-1?min-1、顺式阿曲库铵0.1~0.2mg?kg-1?h-1并吸入1.0%~3.5%七氟醚维持麻醉。EA组经硬膜外导管给予1.5%利多卡因8ml初始剂量,每小时追加5ml直至手术结束。两组患者术中均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出血量<100ml,手术时间<3h,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3h(T2)和术后6h(T3)抽取静脉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的血浆cTnⅠ和CK-MB浓度在手术结束后逐渐升高,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血浆cTnI和CK-MB浓度在T1~T3各时点显著升高(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以降低老年TURP患者围术期cTnI和CK-MB的浓度,减轻心肌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定量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A组健康对照组100例,男女各50例,平均52岁。于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ml送检。B组冠心病患者153例,男94例,女59例,于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ml送检;C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无合并症组158例,其中男121例,女37例,年龄24~86岁,平均66岁,于胸痛发作后3h抽静脉血3ml送检。D组AMI合并心力衰竭组146例,男118例,女28例。年龄40~84岁,平均65岁,于胸痛发作后3h临床表现为有心力衰竭症状时抽静脉血3ml送检。A、B、C、D组全部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cTnI、Mb。结论cTnI、Mb对冠心病患者继发急性心肌梗死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儿cTn-I和CK-MB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的患儿,根据患儿病程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对比(1)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治疗不同时期cTn-I和CK-MB水平。(2)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前、治疗24小时、治疗72小时,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cTn-I和CK-MB水平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组内比较时,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治疗72小时的cTn-I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治疗24小时出现明显改善(P<0.05)。②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0%、4%、22%,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Tn-I和CK-MB能够较好的反应缺氧缺血性脑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预测心力衰竭的发生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BAP)联合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住院已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6例,对4小时、12小时、24小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时4小时患者的H-FBAP结果水平明显高于12和24小时(P<0.05),4小时患者的血清CK-MB结果水平明显低于12和24时(P<0.05),4小时患者血清cTnI结果水平明显低于12和24小时(P<0.05),阳性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H-FBAP4小时阳性结果明显高12和24小时阳性结果(P<0.05),CK-MB、cTnI12小时和24小时的阳性结果明显高4小时的阳性结果(P<0.05),心肌梗死时4小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单项H-FBA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时12和24小时的联合检测结果阳性率与单项H-FBAP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联合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阳性率(P<0.05)。结论H-FBAP联合cTnI和CK-MB检测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对心肌梗死诊断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K-MB、cTnI、Myo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6例、非ST型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75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血清CK-MB、cTnI、Myo及NT-proBNP并进行分析。结果血清CK-MB、cTnI、Myo及NT-proBNP的水平随冠状动脉疾病病情的逐渐加重而递增,血清CK-MB、MYO及NT-proBNP水平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STEMI组血清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具有显著性相关(P<0.01),NSTEACS者与对照组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血清CK-MB、cTnI、Myo及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再梗死、预后判断及随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重症心肌炎患者中使用丙种球蛋白的实际效果以及对cTnT、CK-MB、BNP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重症心肌炎患者共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脑钠肽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脑钠肽的降低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重症心肌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丙种球蛋白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对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三联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依据其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8例与非感染组98例,分别在入院时,感染发生时(感染组)或入院后48h(非感染组),出院时检测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时刻一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测量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刻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心肌酶谱相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刻三心肌酶谱测量值较时刻二下降,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三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时可进一步升高,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判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脓毒症患者,分为35例研究组(发生休克)和35例对照组(未发生休克)。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3)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肌钙蛋白、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肌钙蛋白、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监测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指标有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