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临床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12例患者实施共情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模式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团队协作、本职工作、职业生涯、执业环境、执业展望等护士工作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4%与87.62,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室实施共情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共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治疗当中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1年内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以及治疗后的生活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共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各项生活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短期临床培训对提高临床护生共情能力的效果。临床护理实习生处于学生与职业护士之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了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顺利的完成临床实习,我院针对这个群体进行了共情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方法到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288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儿科1、妇产科1)使用常规的带教方法进行规范带教,实验组(儿科2、妇产科2)采取新型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在培训前后的量表结果,应用组间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共情能力有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同意前提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下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述情障碍及精神状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的TAS-20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改善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共情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述情障碍和精神状况,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共情这项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且尝试将共情的态度融入了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中进行了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均给予抑郁症常规治疗,实施护理常规,观察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共情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程度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后的综合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HAMD量表总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护理后抑郁、个人卫生、社会能力以及社会兴趣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住院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有利于抑郁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综合功能,护理经验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共情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共情护理,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使用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价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17.2±3.9)分,对照组为(26.8±4.2)分,具有统计学差距,P<0.05;研究组TAS-20总分(47.2±5.6)分,对照组(55.9±5.9)分,具有统计学差距,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对家属的满意度为88.33%,具有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共情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将“共情护理”模式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探讨它对病人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02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8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护理方式将纳入病例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抑郁症护理措施,研究组以此为基础在开展共情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6个方面评分,研究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除了常规护理及治疗,对其实施共情护理可显著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共情倾向与关怀能力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3名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共情倾向及关怀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共情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观点采择(14.33±2.70)、同情关注(13.13±2.47)、想象力(12.38±3.74)、个人痛苦(8.63±4.66);关怀能力三个维度得分为鼓励(71.45±8.08)分,理解(61.23±10.14)分,耐心(48.67±7.15)分,关怀能力总分为(181.35±20.88)分,三个维度得分与国外常模比较均P<0.01;简单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室护士共情倾向中的各维度与关怀能力总分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重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关怀能力,而护士的共情倾向对关怀能力有影响,建议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