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98例,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白细胞、TLC、血小板、Hb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BIL、ALT、AST、BUN、Cr、淀粉酶和血糖等指标正常例数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ALT、Cr、BUN正常例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156.32±42.36)?L-1、(216.32±40.36)?L-1、(335.32±38.36)?L-1,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临床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作用,仅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挂号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干预下进一步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程度。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病知识丰富,预防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作用于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效果理想,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患者采取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2月至2011年7月服抗病毒药物,于2004年—2017年5月在我院随访的198例艾滋病患者,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再给予一定的健康教育,观察并分析19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就治疗前后的CD4、CD8以及CD4/CD8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就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D4数量增多,CD4与CD8的比例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的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治疗前,结论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效果,加强了患者对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疏导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的艾滋病感染患者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10例。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心理疏导与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有孕妇2例,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患者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1例患者出现抑郁情况,其余患者均正常,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由于未进行心理疏导,1例孕妇没有及时的进行母婴阻断,其余有1例患者自杀死亡,3例患者抑郁。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艾滋病感染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疏导在艾滋病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艾滋病孕妇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6年3月于收治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性干预的艾滋病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产妇的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胎儿感染率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2.5,对照组患者为6.4±2.2,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存活率为100%,胎儿感染率为10%,对照组患者胎儿存活率为80%,感染率为4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中应用综合性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阿氏评分和胎儿生存率,降低胎儿感染率,预防HIV的母婴传播,获得非常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龄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2013年4月3日~2016年4月3日收治的高龄艾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占2.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7例,占17.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艾滋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促进病情趋向平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的临床特征,以便为病人的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3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合并组,并选择HIV阴性单纯肺结核病人3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单纯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在临床中所表现的症状,并对两组病人的影像学检查的相关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且进行统计,将以上统计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对比方面,合并组病人的发热状况以及体重减轻状况明显高于单纯组病人(P<0.05),而咳嗽特征以及咯血特征却明显低于单纯组病人(P<0.05);在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比方面,合并组病人的粟粒样改变以及浸润灶等影像学结果显示与单纯组病人并无显著差别(P>0.05),而影像学表现出的合并空洞却低于单纯组病人(P<0.05),且影像学表现出的合并胸腔积液、淋巴结转移高于单纯组病人(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在临床中所表现的特征虽然比较多,但是不具有典型特征,而应当极早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