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痰培养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正确率84.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正确率45.9%(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82.2%,控制时间6d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64.4%,控制时间15d(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感染控制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间我院所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治疗,对照组用以常规抗生素升阶梯方式治疗,研究组则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的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更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法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使总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儿科输液中护理干预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儿科输液患儿320例,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输液器脱落、输液外渗、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依从率85.0%,对照组依从率77.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6.3%,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液外渗发生率6.3%,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17.5%,观察组输液外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5.0%,对照组针头脱出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患者针头脱出率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患者输液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依从性,降低输液器脱出率、输液外渗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给予经胃镜清创+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所接受的15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组分别为78例。单一组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则采取经胃镜清创+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统计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75例(96.15%)显著高于单一组60例(76.92%),联合组的复发率2例(2.56%)显著低于单一组14例(17.95%),两组经过对比且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给予经胃镜清创+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措施,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川芎清脑颗粒对于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78例分为川芎组和尼莫地平组,川芎组应用川芎清脑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尼莫地平组应用尼莫地平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之后,川芎组患者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尼莫地平组,且川芎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的71.79%,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川芎清脑颗粒对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头痛次数以及发作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胃镜下清创术在胃溃疡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清创术进行疾病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情况进行探究。结果实验组35例胃溃疡患者在接受胃镜下清创术治疗后,疾病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基本消除,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4.3%;对照组35例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后,疾病症状大部分消除,临床康复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2.9%;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清创术在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患者今后的疾病康复能够起到极大地帮助。本次临床实验探究中,采用胃镜下清创术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传统药物治疗的患者。因此,这种优质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在我国今后的胃溃疡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参考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其中包括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盐酸巴马汀、黄芩素等含量。方法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250mm×4.6mm,5μm色谱柱,调整柱温40度,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146.11~2337.76ng),黄芩苷进样量为(592.6~9481.6ng),盐酸巴马汀进样量为(38.8~540.8ng),黄芩素进样量为(30.83~493.28ng),进样量范围和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96.1%,黄芩苷平均回收率96.5%,盐酸巴马汀平均回收率95.4%,黄芩素平均回收率95.8%。半夏泻心汤中主要成分含量明显比苦降药组主要成分含量高。结论比较半夏泻心汤及其苦降药组方主要成分含量分析得出,半夏泻心汤配伍明显优于苦降药组,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80例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并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进行了分组,并从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三个方面开展组间比较,分析其与肌桥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浅表型一共30例,深在型一共50例。浅表型组的MCA平均长度短于深在型,并且浅表型组MCA不同方向上管径狭窄变化率存在差异(P<0.05)。浅表型和深在型都伴发AS多位肌桥近段,分别占30%和37.2%(P>0.05)。结论双源CT对心肌桥影像特点的评价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肝性脑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通过全程参与诊疗,适时评估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为临床提供科学用药方案建议。结果通过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的设计与监护,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科学的药学监护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眩降压汤治疗眩晕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医院收治的108例眩晕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西药联合清眩降压汤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和眩晕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两者比较(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收缩压、高血压和DAR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收缩压、高血压和DARS评分比较(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不仅有助于提高眩晕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其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9日—2017年1月2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将7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39例/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将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应用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探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2%,可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3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6.25%,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两组治疗后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