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黏液栓的医学影像特征和鉴别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塞患者为研究36例为对象,首先使用数字DR进行检查,后对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对于16例患者实施区域性HRCT扫描。结果数字化DR显示支气管扩张者共计36例,20例患者现实为肺部纹理柱状曾粗,表明存在支气管黏液栓。所有患者的普通CT影像均为分支状,棒状,结节状或者串珠状高密度阴影,其CT值为-19-32HU,HRCT和常规CT在诊断支气管黏液栓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在所有患者中共计15例被诊断为肺段肺叶病变合肺气肿。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黏液栓者,如果只使用数字化DR为其进行检查,有可能提升误诊率,在使用该设备的同时,对其使用CT作进一步确诊,可全面了解黏液栓具体情况和分布形态,知晓病变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粘液形成生物保护膜的原因,研究其临床药敏谱,给临床提供可靠地实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016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67株作为研究对象,上机鉴定,鉴定出是铜绿假单胞菌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试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活性,记录分析结果。结果67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敏感率为100%,亚胺培南的敏感率97.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为86.9%,多粘素E的敏感率为80.6%,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48.6%,氨曲南的敏感率为22.2%。结果显示美罗培南、舒普深效果最好。结论本文研究发现,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分泌粘液,形成无色清亮透明菌落,上机无法完成药敏实验,因此可以选择敏感性高的美罗培南、舒普深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实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MUC2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C组)、恶性梗阻性非黄疸患者(B组)及健康志愿者(A组),AB-PAS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的肠黏膜上皮内杯状分泌情况、细胞数量变化及MUC2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C患者的杯状细胞数量、MUC2数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研究对象,与A,B组分别对比,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黏膜MUC2数量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明显减少,可能是肠黏膜屏障受损的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对局部牙龈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修复后牙龈出血、红肿、龈缘变黑及口腔异味等情况,使近来学者从各个角度来研究和比较各金属对局部牙龈的影响。由于烤瓷铸造合金在口腔内可释放出离子并沉积于牙体表面和牙龈,对与其接触的牙周组织造成一定的刺激,促进牙龈炎症发展,这是引起修复后牙周损伤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牙周组织健康状态指标之一的龈沟液在这种情况下的量与质也非常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在龈沟液内检测出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调节因子,其中白细胞介素-1β(Crevicularinterleuin-1βIL-1β)已被公认为在牙周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另有学者研究发现在牙周致病菌携带者的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与龈炎指数、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显著相关。本文将重点从非贵金属烤瓷冠的应用现状、非贵金属烤瓷冠对龈沟液中IL-1β和IL-8的影响以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等方面加以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新诊断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纳入新诊断的28例T1DM患者、25例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并比较两组25-(OH)D3水平。测定T1DM患者FBG和HbA1C水平,分析其与25-(OH)D3的关系。结果新诊断T1DM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1DM患者25-(OH)D3水平与FBG(r=-0.287,P<0.05)、HbA1C(r=-0.315,P<0.05)呈负相关。结论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清25-(OH)D3水平低下,且与FBG、HbA1C水平呈负相关,血清25-(OH)D3低水平可能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方式的差异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的方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问题。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过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及护理问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血糖达标快,治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黏液浓性宫颈炎微生物的培养及药敏测定。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80例黏液浓性宫颈炎患者(MPC)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期间到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比较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细菌、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阳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敏感药物有青霉素、喹诺酮、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使用头孢地尼、氯霉素阴道用药、苦参凝胶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阿莫西林、氯霉素阴道用药、苦参凝胶治疗效果(P<0.05)。结论黏液脓性宫颈炎发生的原因很多,大部分与支原体感染有关,临床中治疗时,需要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检测结果,选择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脉高压症与血浆内皮素-1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浆ET-1的水平,并检测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腹水程度和门静脉宽度。结果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无腹水患者组与中等至大量腹水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轻度、中度食道静脉曲张与重度患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门静脉宽度≥1.4cm组与≤1.0cm组和1.0-1.4cm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内皮素-1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脉高压症的维持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及其保健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9例与对照组158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及统计。全部患者均给予B超、妇科检查及宫颈活检等,确定患者疾病类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保健措施。结果妇科炎症患者占比最高,共111例,占比35.0%,其中阴道炎55例,占比49.5%,宫颈炎39例,占比35.1%,盆腔炎17例,占比15.3%。其次为盆腔器官脱垂,为84例,占比26.5%,再次为妇科良性肿瘤,71例,占比22.4%,再次为尿失禁,51例,占比16.1%。两组患者在给予治疗及护理后,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妇科炎症、盆腔器官脱垂、妇科良性肿瘤及尿失禁是中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给予积极的保健,可辅助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栓联合前列腺素El(PGEl)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单纯溶栓组和联合PGEl组,每组各62例。单纯溶栓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联合PGEl组在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_L加用PGEl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肺动脉收缩压(PAsP)、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单纯溶栓组,联用PGEl组治疗后PAsP、cTNI、BNP等指标均要优异;联用PGEl组临床有效率(80.6%)显著高于单纯溶栓组的(5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联合应用PGEl治疗APTE,可以更好地降低肺动脉压力从而保护心肌,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工作积累经验。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肺炎患儿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而观察组患儿总有率达96.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且患儿症状改善快速,促进患儿身体健康和正常成长,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E1(PGE1)与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08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丹红注射液30~5O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60例,用PGE1lO0μ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丹红注射液30~5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记录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和体征的改变以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丹红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安全有效的药物,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