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临床经鼻插管的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42例成人尸体(男性26例,女性16例)测量鼻孔至胃贲门的长度(N-CI)、鼻孔至胃幽门的长度(N-PY)及胸骨颈静脉切迹至剑胸结合处的长度(J-P),分别以N-CI和N-PY的长度为Y值,以J-P的长度为X值,求回归方程。结果N-CI的长度为(42.59±2.12)cm,N-PY的长度为(56.63±2.88)cm,J-P的长度为(14.03±1.06)cm。以N-CI为Y值,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4.24±3.34X;以N-PY为Y值,以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6.36±3.66X。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胸骨颈静脉切迹至剑胸结合处的长度推算出患者鼻孔至胃贲门和胃幽门的距离,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贲门 幽门 胸骨 插管 回归分析
  • 简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又称为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指髂静脉被从其前面跨过的右髂动脉压迫,导致静脉管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引起髂静脉血流受阻、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

  • 标签: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静脉长度 COCKETT综合征 支架 静脉回流障碍 动脉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口长度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之间 186 例 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93 例,对观察组予以法医鉴定测量 ,对 对照组予以医院测量,再全部进行法医鉴定测量。 对全部研究对象的创口长度进行测量和分析,阐述创口长度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 。结果: 观察组误差发生率为 9.25 %, 低 于 对照组误差发生率 21.62 %, 全部鉴定人共 310 个创口的临床记录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均存在误差,关于创口的问题主要有 5 个。 结论: 五个问题都能够对鉴定人的人体轻、重伤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后司法实践中,受害人应及时对自身的创口进行报验。

  • 标签: 创口长度 法医 临床鉴定 作用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辆排队长度自动检测方法.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固定背景区域窗口最大相似度配准法来校正实时采集图像因抖动的干扰所引起车道区域的偏差;接着,将交通图像转换为简约纹理单元的纹理图像,突出有车辆车道与空车道的纹理差异,结合最大方差阈值分割算法,分离出车辆与空车道;最后,实现一个基于队尾空车道区域特征的排队长度自动检测算法.结果实现了车辆排队长度的自动检测.结论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较理想检测效果,能有效地克服抖动与光照干扰.

  • 标签: 图像处理 排队长度 自动检测 智能交通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增加气管切除长度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将20条成年犬切除右肺中、上叶,改进肺静脉吻合方法,用右侧支气管代替气管,从而增加气管切除长度。结果平均气管切除长度为11.5(9.5~12.6)cm,6条1月内死亡,余14条存活1月以上,尸检吻合口愈合良好,基本通畅。结论本术式可增加气管切除的长度,使气管切除的适应证更宽。同时,由于受到肺功能、外科技术等限制,远期效果也尚需评价,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气管切除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前成人胃管置入长度。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置入胃管是一种必须和重要的护理措施,她是利用负压吸引及虹吸原理,预防术后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利于手术后胃肠道的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1。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按教科书中的方法,为胃肠外科成人手术患者术前留置胃管长度为45-55cm。书中手术医师发现,胃管插管深度仅主胃贲门或胃体部,有侧孔在胃贲门外食管内。方法笔者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对60例胃肠外科术前置胃管的成人手术患者,采用两种置管长度,书中观察胃管顶端在胃中的位置,术后观察胃肠减压效果。结论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病人身高、提醒增加7-12cm的置管长度,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或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术前置胃管 成人胃管置入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胃管插入长度对新生儿洗胃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1月~2023年4月时间阶段内收治的需进行洗胃的咽下综合征足月新生患儿30例做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执行传统的胃管插入方法进行洗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插入长度为鼻尖-耳垂-剑突再插入3~6cm。探究不同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洗出胃原液量及拔除胃管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胃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延长相应插管长度能有效提升新生儿洗胃效果,缩短洗胃及拔除胃管的时间,综合效果突出。

  • 标签: 胃管插管 胃管长度 洗胃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双胎孕产妇的超声检测资料,探讨通过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双胎自然早产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可查阅医院资料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双胎孕产妇,对其分别进行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结果的宫颈测量长度、双胎自然早产的预测准确率。结果29周研究组宫颈长度(3.69±0.59)cm,对照组宫颈长度(3.78±0.66)cm,31周研究组宫颈长度(3.18±0.62)cm,对照组宫颈长度(3.95±0.54)cm,33周研究组宫颈长度(2.33±0.31)cm,对照组宫颈长度(3.42±0.52)cm,35周研究组宫颈长度(2.03±0.14)cm,对照组宫颈长度(3.15±0.51)cm,两组孕产妇宫颈长度检查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测准确率为96.62%,对照组预测准确率为76.40%,两组早产预测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宫颈长度会影响双胎妊娠孕妇的分娩时间,宫颈长度<2.5cm时自然早产几率高,如孕产妇不能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检验,经腹部超声也可做到有效检验。

  • 标签: 宫颈长度预测 双胎自然早产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胸部CT检查预测肺癌患者PICC置入长度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肺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PICC置管长度采用体表测量公式计算,观察组PICC置管长度采用胸部CT上腔静脉定位得出。比较2组PICC置管长度调整率,PICC置管精确率,患者满意度及置管并发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长度调整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置管精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上腔静脉在肿瘤患者PICC置入长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PICC置管精确率,降低置管并发症。

  • 标签: 胸部CT检查 预测肺癌患者 PICC置入长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就改良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神经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静脉治疗中应用改良中等长度导管,观察患者的置管情况,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等。结果:改良中等长度导管运用后,置管一次成功率较高,导管异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在神经重症患者中,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中等长度导管 神经重症 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究血清AFP临界值诊断肝癌的准确性、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5~2015.7期间48例经初步诊断为肝癌随访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随机选择48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AFP含量较对照组正常者血清中含量高,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两种方式检查疾病阳性率几近为0%,且通过降低血清AFP检查临界值发现疾病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临床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可采用检血清中AFP含量来进行确诊,且AFP检查临界值的选取对疾病准确度有影响,低临界值检查疾病阳性率升高。

  • 标签: 血清 诊断 准确度 临界值 判断 AFP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10cm对ICU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盲法实验设计,实验组留置鼻胃管长度为55~65cm,对照组留置鼻胃管长度为45~55cm,两组患者均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同样的营养液,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误吸、腹泻、腹胀、胃潴留、应激性胃溃疡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鼻饲营养液后,实验组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腹泻、腹胀、胃潴留、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的置入长度10cm能够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技术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鼻饲营养 置管长度 ICU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等长度导管(MC)于急性阑尾炎术后患儿置入的心得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2020年6月25日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植入中等长度导管,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经置入MC和精心护理后,病情得以有效改善,无严重穿刺损伤发生。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术患儿术后未进食的情况,需予以采取肠外营养输入即通过置入MC的方式解决问题,此静脉治疗方式有利于降低穿刺的损伤。

  • 标签: 急性阑尾炎术后 患儿 中等长度导管 一针式皮下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运用于胃肠外科患者静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实验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实验对象:胃肠外科患者108例,随机划分54例是观察组(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54例是对照组(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护理质量、并发症。结果:对比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运用于胃肠外科的静脉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保证输液安全,获取更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胃肠外科 静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