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听性脑干诱发反应(ABR)-V波消失的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耳MR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2022年5月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侧ABR-V波消失患儿,其中男58例,女41例,共99例190耳。所有患者均已行内耳磁共振成像评估,同时收集到了部分患儿的围产期病史:早产、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低体质量、出生窒息史、外耳畸形、先兆流产、耳聋家族史、孕期病毒感染。结果在收集到有围产期病史的67例患儿中,出生时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史24例(35.8%);出生低体质量病史12例(17.9%),早产11例(16.4%),先兆流产10例(14.9%),孕期病毒感染10例(14.9%),出生窒息史5例(7.5%),耳聋家族史4例(6%),外耳畸形1例(1.5%)。性别、年龄、围产期高危因素和内耳畸形无相关性(P>0.05)。在190例患耳中,畸形的耳数为43例,总体比例为22.6%,其中单发畸形17例(8.9%),两种及两种畸形多发的为26耳(13.7%),在43例畸形耳中,总共出现了畸形次数为81次:蜗神经发育不良有35耳,占所有耳数的18.4%,半规管发育不良20耳(10.5%),耳蜗异常12耳(6.3%),大前庭导水管11耳(5.8%),前庭畸形3耳1.5%。半规管异常与蜗神经发育不良(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听力损失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27耳),分为观察组(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39例(66耳)和对照组(轻度听力损失)39例(61耳),应用鼓膜置管(观察组)和保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95.45%、3.03%、1.5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91.80%、6.56%、4.92%。结论: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合理选用治疗方法。轻症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方法,中、重症患者给予鼓膜置管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听力检测方法对早期发现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的意义。方法:选取了40位愿意主动参加本次测试的青年人,将其中接触过噪声且常频纯音听阈正常的青年划分为接噪组,将其中没有接触过噪声且常频听阈正常的青年人划分为对照组,对这两组青年分别进行扩展高频纯音测听、扩展高频DPOAE和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测试,并对两组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对照组在扩展高频纯音听阈检出率上要高于接噪组,接噪组在扩展高频纯音听阈平均值上高于对照组,接噪组扩展高频DPOAE的信噪比和幅值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接噪组在信噪比损失值上要比对照组高。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两组测试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以上三种检测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有一定的意义。
简介:摘要:伏隔核掌控着性交、愉悦与进食的记忆,长期摄取高油脂、高糖份食物可改变原始神经回路激励机制并出现成瘾行为。其中,代谢型谷氨酸激动剂具有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等特性,本文针对μ-opiate阿片类激动剂和代谢型谷氨酸(Glu)激动剂对5-HT诱导的调节替代模型来进行深入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本试验以2021.01~2023.12为期限,选取既往存在SNHL的突聋患者40例(40耳)设为A组,选择同期既往不存在SNHL的突聋患者40例(40耳)设为B组。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特征、总体疗效及痊愈率。结果:A组年龄大于B组(P<0.05);但两组病程、患耳侧别、性别、听力受损程度及曲线下降类型等差异较小(P>0.05)。B组总体疗效高于A组(P<0.05);但两组痊愈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既往存在SNHL突聋患者疗效欠佳,且病因复杂,所以还需深入进行研究,以确保在后续诊疗中制定更具个性化的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氧合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血红蛋白、ESR、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不仅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还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血红蛋白、ESR、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临场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极佳。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多因素对接噪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我院在岗期间噪声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对接噪工人的性别、年龄、接噪工龄、职业病危害因素、纯音听力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用二元 logistic 回 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接噪工人高频听力的影响。结果:共收集8412名噪声作业劳动者,高频听力损失(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HFHL)检出589人(7.0%),接触单一噪声的有1806人(21.47%),接触噪声及其他1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者有3007人(35.75%),接触噪声及其他2种、2种以上职业病危害因素者有3599人(42.78%)。男性接噪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是女性的1.93倍(P < 0.05)。接噪工人接害工龄每增加1年,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3.50%(P < 0.05)。同时接触粉尘、接触氮氧化物/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接触硫化物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29.0%、7.16倍、82.6%(P < 0.05)。同时接触紫外线,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减少73.6%(P < 0.05)。结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大对多因素联合暴露的研究,更好保护接噪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简介:目的脑出血后引起的偏瘫与血管活性物质之间有无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人住本院神经科和康复科的56名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首先测定该组研究对象的血管活性物质,再利用Berg平衡量表来评价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然后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象经过Berg平衡量表评分后显示,最大得分39分,最小得分7分,平均得分25-38分,标准差为1.74,脑出血偏瘫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与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呈正相关,而与神经肽Y呈负相关。结论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越多,神经肽Y含量越少则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恢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