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方联合激素对湿热证晕眩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湿热证晕眩患者,依照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西医抗生素单独治疗和联合自拟中药方湿热敷中医药治疗,临床比对和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及其中症候积分。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5.00%(15/20)明显低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5.00%(19/20),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25.00%(5/20)明显高于观察组复发率5.00%(1/2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状积分程度情况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联合激素对湿热证晕眩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中医症候积分,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透析开始时,以及长期随访中的焦虑抑郁状态对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新增腹膜透析患者240名,随访至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或观察终点(2008年2月)。收集患者透析开始时的人口学资料、生化参数、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作为基线值。分别于透析开始,透析后1、2、3年采用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出基线和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结果患者年龄(59.2±14.2)岁,40%为男性。平均随访时间(34.7±12.9)月,随访结束时64名(26.7%)患者死亡。老年、残余肾功能好和基线焦虑积分较低相关,男性、年收入水平高和基线抑郁积分较低相关(P〈0.01)。单变量的COX回归分析提示,基线的焦虑/抑郁积分不是死亡的预测因子。而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无论是单变量还是多变量分析(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水平,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周总尿素清除率和平均动脉压校正),均显示为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时间平均的焦虑抑郁积分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在长期随访中密切关注其焦虑抑郁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在缓解四肢骨折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方面的作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中医症候积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四肢骨折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积分,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积分在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TSMN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3例患者356枚TSMNs,包括161例患者186枚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和142例患者170枚实性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SMNG)。将TSMNs的超声征象分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并赋予不同积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价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随着超声积分的增加,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敏感度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增高。超声积分≥11.5分时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即甲状腺结节超声积分≥11.5分时即可确诊为PTMC;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阴性预测值在超声积分≥1.5分时最大,为93.4%。以超声积分≥5.5分(即至少含1个主要征象)为诊断阈值,此时超声积分诊断P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81.8%、84.0%、83.8%、84.2%。结论超声积分能对TSMNs进行量化分析,对TSMNs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细胞分化程度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缺血环境的转归对疗效有很大影响。目的:探讨氧体积分数改变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归巢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低氧(体积分数1%O2)和常氧(体积分数20%O2)条件下培养0~7d。细胞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分组为4组:体积分数1%O2培养1%O2迁移组、体积分数20%O2培养1%O2迁移组、体积分数1%O2培养20%O2迁移组和体积分数20%O2培养20%O2迁移组,比较不同氧体积分数变化条件下迁移细胞数。观察不同氧体积分数变化对间充质干细胞表达整合素β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恒定体积分数20%O2培养;恒定体积分数1%O2培养;体积分数20%O2培养后1%O2继续培养6h;体积分数1%O2培养后20%O2继续培养6h。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积分数1%O2环境下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均增强,在体积分数20%O2环境下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减弱(P〈0.05);整合素β1表达水平在体积分数1%O2环境下增强(P〈0.05)。提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低氧(体积分数1%O2)下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
简介: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血液状态的价值及其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IBS技术检测29例正常人(A组)及76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B组,32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组(C组,23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组(D组,21例)的左心室、右心室血液IBS值及心尖部心包IBS值,并计算左心室及右心室的血液IBS值与心尖部心包IBS的比值,即心室血液的校正IBS(IB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肌梗死时左心室血液IBS%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且B、C及D组IBS%值呈逐渐增高趋势.以左心室血液IBS%>23判断有无左心室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89.3%、85.7%.结论IBS技术可以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室的血液状态,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心脏血栓形成的检测方法.
简介:背景:制备脐血血清体外扩增、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尚无不同体积分数脐血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的报道。目的:观察比较不同体积分数的脐血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20例人骨髓标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分别用体积分数为5%,7.5%,10%,15%,20%的脐血血清+DMEM/F12培养基,行骨髓间充质细胞培养,取第3代细胞,用MTT法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脐血血清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体积分数5%,7.5%,10%的脐血血清+DMEM/F12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较佳,明显优于体积分数15%,20%的脐血血清+DMEM/F12培养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较低体积分数脐血血清培养体系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状态活跃。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疗法,给其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7月正式施行,截止时间是2021年7月。选用此期间到某医院救治的82例消渴病痹症病人作为研究主体,依照医治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救治,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运用中医特色技术疗法,分析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经过有效医治后其临床治疗效果(95.12%)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85.37%);实验组病人经过有效医治后其肢体麻木、肢痛、肢冷得到理想减低且优于对照组,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研究性。结论:对消渴病痹症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疗法,患者的病情症状得到有效舒缓以及生活质量处于高水平状态下。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积分管理模式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取了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共计1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引入健康积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老年人在身体健康指标、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改善。结论:健康积分管理模式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引入积分奖励机制,能够激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健康积分管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Rockall积分的分层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6例受治于我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行分两组操作,A、B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基于Rockall积分的分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粪便隐血试验转阴时间、血红蛋白>110g/L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患者;B组中5.26%(2/38)患者发生再出血,较A组患者的再出血率21.05%(8/38)显著更低(P<0.05)。结论:基于Rockall积分的分层护理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现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予以有效促进,降低其所面临的再出血发生风险,应用价值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探讨多排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心电图监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5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造影和心电图检测,将其结果与“金标准”作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心电图监测敏感度为94.29%(33/35),准确度为94.55%,阳性预测值为97.06%;CT组敏感度为91.43%,准确度为94.55%,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多排螺旋CT关麦钙化积分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均有较高准确性,且心电图的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无创伤,更具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