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疗效的区别。方法从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VIP,CNKI数据库收集与所有与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比较有关的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相关限定条件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项临床研究627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有6项是随机对照试验,其余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阈值测试结果提示单线圈组除颤阈值高于双线圈组(95%CI0.2~1.29;P=0.007)且单线圈组高除颤阈值发生率高于双线圈组(95%CI1.29~5.08;P=0.007),单、双线圈组室速/室颤时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一次除颤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5%CI0.96~1.05;P=0.81),单线圈组总病死率略高于双线圈组,但是差异不显著(95%CI0.75~1.26;P=0.85),单、双线圈组电极故障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5%CI0.48~18.44;P=0.24)。结论单线圈除颤电极在阈值测试中的除颤阈值高于双线圈电极,同时单线圈除颤电极高阈值的发生比率高于双线圈组,两者在室速/室颤时一次除颤成功率、总病死率、电极故障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有6项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仍需一定量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头颅NV线圈、包裹柔线圈用于颞颌关节磁共振成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T1FSE、T2FSE SPAIR、PDWI、T2FSE扫描,对比分析成像效果,对比这两种非专用线圈用于颞颌关节磁共振成像的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T1FSE、T2FSE SPAIR、PDWI、T2FSE扫描后,成像效果均满足诊断的要求,但是,头颅NV线圈的图像质量得分更高,成像效果更佳。结论:在颞颌关节的扫描中,且无专用线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非专用线圈进行代替,头颅NV线圈、包裹柔线圈中,头颅NV线圈的成像效果更好,是无专用线圈时比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微电流治疗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7.11-2019.05我院门诊诊治的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贴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推拿治疗,治疗贴组用进口7500微电流治疗贴治疗,联合组用7500微电流治疗贴配合推拿治疗。治疗1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联合组96.67%、对照组76.67%、治疗贴组80.00%。三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贴组(P<0.05),对照组、治疗贴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 评分及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的活动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联合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的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贴组(P<0.05),对照组、治疗贴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的活动度比较无差异 (P>0.05)。结论 微电流治疗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临床总有效率高,有助于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微电流电子穴位刺激法对帕金森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 77位住院帕金森病人,其中 57位已接受过其他疗法而未能好转。研究采用新疗法治疗 90天,每天以微电流刺激穴位,由治疗师指导自我操作,刺激脚底及身体相关穴位,同时由治疗师通过按摩将微电流导入头部穴位。以改良 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把 10项运动症状评分做前后比较,计算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 10项总评分≥ 50%改善的有 35人( 45.45%), 30%~ 50%改善的有 19人( 24.68%),只有 14人( 18.18%)改善≤ 30%。各项帕金森病症状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研究显示微电流电子穴位刺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的特性及奎尼丁对其的影响,从而从细胞离子的方面去探讨奎尼丁作为治疗Brugada综合征的候选药物的机制。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单个左心室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方法记录Ito1,观察不同浓度的奎尼丁(n=12)对心室肌细胞Ito1的作用。结果(1)大鼠心室肌细胞具有强大的Ito1,在0.2Hz,+70MV和32℃条件下,其平均峰值Ito强度和密度分别为(1940±440)pA、(12.9±2.6)pA/pF。(2)在奎尼丁1μm、2.5μm、5μm、7.5μm、10μm不同的浓度下,奎尼丁抑制Ito1程度越明显,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奎尼丁可以通过抑制Ito1,延长动作电位的复极时程,这很有可能是他作为治疗Brugada综合征的候选药物的机制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术后患者使用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治疗方式改善肠郁张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2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40例,术后常规护理)和B组(在A组上联合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临床指标[首次排气和住院时间、QOL评分、治疗有效率]、护理后临床症状积分优于A组(P<0.05)。结论 手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治疗,能有效改善肠郁张症状,缩短排气和住院时间,使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作用靶点——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电流改变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乌头碱对培养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双黄连粉针剂对该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 本实验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分正常对照组,乌头碱组,双黄连干预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纪录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电流, 1umol/L乌头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轻柔的洗脱乌头碱后,给与 100mg/L双黄连粉针剂干预, 5分钟后观察和记录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情况。结论: 1.乌头碱对心肌细胞 INa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2.双黄连粉针剂可拮抗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 INa的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作用靶点——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电流改变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乌头碱对培养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影响,以及双黄连粉针剂对该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本实验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分正常对照组,乌头碱组,双黄连干预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纪录正常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电流,1umol/L乌头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轻柔的洗脱乌头碱后,给与100mg/L双黄连粉针剂干预,5分钟后观察和记录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情况。结论1.乌头碱对心肌细胞INa有明显的增强作用;2.双黄连粉针剂可拮抗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INa的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低碘浓度对比剂、低对比剂用量联合低管电流在肺动脉成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沙盘游戏治疗结合CES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对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56例情绪障碍患儿为研究主体,研究启动于2023年3月,结束在2024年2月。通过随机摸红蓝球方式将所有患儿划分成常规组以及试验组,以摸红球者作为常规组(28例),以摸蓝球作为试验组(28例),予以常规组患儿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治疗,予以试验组患儿CES经颅微电流刺激仪以及沙盘游戏治疗。治疗周期为三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情绪障碍儿童使用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和沙盘游戏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效果以及家长满意度,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联合生物反馈(BFT)对治疗抑郁、焦虑状态便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闭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共计60例,通过对其中的30例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设为常规组,并对其余30例患儿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治疗,设为研究组。结果:治疗结束后,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在ABC评分上具有优势(P<0.05);两组GDS-C评分中,个人-社会、听力语言、视觉表现研究组更高(P>0.05),其余项目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均有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CES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的最终效果较好,不仅能缓解自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儿童情绪、注意力、睡眠,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因此,可以广泛用于自闭症患儿的治疗中。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采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对面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20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Portmann、SR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SRSS评分分别为(17.58±2.16)、(25.53±3.28),对照组为(13.21±2.18)、(31.98±4.9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生活总质量评分分别为(86.81±11.68)、(86.21±11.23)(85.98±10.33),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采取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