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优化抗毒基因纳米粒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部分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复凝聚法制备抗毒基因纳米粒,采用规格化的正交表安排试验,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粒径和形态;用Pcs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用体外转染试验评价纳米粒的体外转染活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结果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抗毒基因纳米粒制备条件是:壳聚糖浓度300μg·ml-1,丁酰胆碱酯基因质粒浓度100μg·ml-1,硫酸钠浓度8mmol·L-1,pH值5.5,涡旋混合时间30s.所制备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粒子的粒径在100nm以下,粒径分布比较均匀.Pcs测定结果表明:98%以上的粒子粒径分布在50~100nm范围,与透射电镜结果相符;平均Zeta电位为15.9±6.3mV.体外基因转染试验表明:纳米粒能将所包裹的基因递送到细胞内,并表达目标蛋白-丁酰胆碱酯.结论壳聚糖浓度、质粒基因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制备条件选择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丁酰胆碱酯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递送基因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纳米粒 丁酰胆碱酯酶 酶基因 透射电镜 壳聚糖 质粒
  • 简介:摘 要:天然属于高度特意性的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进行选择性的催化相应反应进而可以完成识别以及监测的基本目的。但是,天然实际制备的成本比较高,比较容易失去原有活性,进而会限制实际的运用。纳米属于一类具备类活性的纳米级材料,能够通过无机材料实际的催化活性来真正实现模拟的放生催化基本功能,实际运用范围比较广泛。

  • 标签: 纳米酶 生物医学 检测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吸毒人员的HCV检测胶体法和法的对比。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国家哨点DUS监测的吸毒人员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胶体法检测,后者采用法检测,对比两组吸毒人员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吸毒人员的HCV检测中,采用法的准确率更高,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HCV检测 胶体金法 酶法 对比
  • 简介:纳米颗粒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特别是在分子影像学中展现出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影像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 标签: 纳米金颗粒 分子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联免疫法与标法检测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抽取的血清标本2327例,均行联免疫法和金标法进行初步筛查,再行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进行确证。观察检测结果。结果ELIEA法和金标法梅毒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07%和0.73%,差异不显著(p>0.05),且ELIEA法检测梅毒的准确度为96%,显著高于标法(p<0.01)。结论ELIEA法检测梅毒的准确度较高,且具有自动化的优势,在术前和输血前血清样本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而标法具有检测迅速的优势,在大量血清样本初筛中的适用性较强。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法 金标法 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联免疫法和胶体法检测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344例血清标本并分别采用胶体法与联免疫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检测,随后以化学发光法进行确证。对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共筛选出48例阳性及可疑血清标本。其中胶体法筛选45例阳性,化学检验法确证43例,3例可疑标本经确证为阴性;联免疫法筛选46例阳性,化学检验法确证42例,2例可疑标本,1例经确证为阳性,1例经确证为阴性。胶体法与联免疫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0%、97.72%;特异性分别为71.43%、55.56%。结论胶体法与联免疫法相比更为灵敏,能够有效减少漏检现象,并具有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对S/CO较低的标本进行检测应慎重,如有必要可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确证,对假阳性进行排除。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真菌毒素污染是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的重要因素,其污染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严重影响中药的品质与安全。随着中药全产业链中真菌毒素安全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真菌毒素分析领域愈加重要;方法 基于纳米花双信号适配体传感器的中药材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检测,以纳米花为载体,将含OTA和ZEN适配体的单链DNA共价交联在纳米花表面,进一步将其与两种荧光染料(FAM和Cy3)标记的互补DNA杂交,制备DNA功能化纳米探针。荧光染料和金纳米花之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导致纳米探针自身无荧光。加入OTA和ZEN后,FAM和Cy3从探针表面脱落会扰乱FRET过程,导致两者荧光的恢复,可以实现基于荧光“关-开”的方式同时检测OTA和ZEN;结果 制备高灵敏度的双信号荧光传感器的用于OTA和ZEN检测;双信号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OT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ng·mL -500ng·mL ,检出限为0.017ng·mL 。对ZEN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ng·mL -500ng·mL ,检出限为0.033ng·mL ;验证双信号荧光传感器对于OTA、ZEN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结论 制备高灵敏度的双信号荧光传感器的用于OTA和ZEN检测,该传感器对其他真菌毒素的抗干扰能力强、精确度高。

  • 标签: 金纳米花 双信号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真菌毒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免疫法与胶体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采用联免疫法、胶体法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采用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采用胶体法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联免疫法与胶体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联免疫法一致,胶体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法((P<0.05)。讨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可靠方法主要包括有联免疫法与胶体法两种,临床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二者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乙肝表面抗原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胶体法与联免疫法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的梅毒抗体阳性样本100份,阴性样本100份,所有样品均进行免疫胶体法检测和联免疫法检测,考察两组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 采用免疫胶体法用于献血者初筛检验,联免疫法用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放行,梅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胶体法与联免疫法在梅毒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和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成本,推荐在血站中应用。

  • 标签: 免疫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联免疫法和胶体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实验室1922份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为研究对象,其血液标本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并对比方法的检测差异。结果 采用联免疫法进行初次筛查,有12份阳性,1910份阴性,阳性率为0.62%。在胶体法实验中,有13份阳性,1909份阴性,阳性率为0.68%。结论 针对艾滋病抗体检测采用胶体法和联免疫法准确性无显著差异,均可作为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有效手段,从而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体法检测与联免疫法检测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取97例疑似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按照要求提供三份血样,血样1采用胶体法检测,血样2采用联免疫法检测,血样3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以血样3的检测结果为标准,统计血样1与血样2的检测结果和检测参数。结果:血样3检测结果如下,有60例阳性,有37例阴性;血样1检测结果如下,有58例阳性,有39例阴性;血样2检测结果如下,有59例阳性,有38例阴性;血样1、血样2的五项检测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法、联免疫法均可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发挥理想作用,可提高检测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艾滋病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蛋白印迹法 检测结果 检测参数
  • 简介:目的制备包载尿激酶(UK)的壳聚糖纳米粒子并探讨制备最佳条件。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粒子;并运用酶标仪比色法测试UK药物的包封率,分析了一系列条件如磁力搅拌转速及时间、底物质量比、超声时间及功率、UK用量等条件对包封率的影响,找出包封率最高的条件;纳米粒子冻干测其载药量;用粒径仪测其粒径;最后运用超滤离心法纯化载药纳米粒子。结果在室温下,将三聚磷酸钠(TPP)溶液(浓度为0.6g/L)逐滴加入包含1mgUK量的水溶性壳聚糖(WCS)溶液中(浓度为1g/L),搅拌速度为800r/min,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60min,后在冰浴条件下超声30s,功率10W,成功制备出包封率及纯度均较高载UK纳米粒子,此纳米粒子载药量为14.5%。结论采用最简便的方法,经济无毒生物兼容性好的材料制备了高稳定性、高包封率的水溶性UK纳米粒子悬液,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 标签: 尿激酶 水溶性壳聚糖 尿激酶纳米粒子 包封率 离子交联法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胶体标检测(GIC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对53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HBsAg、HBeAg、HBeAb、HBcAg、HBsAb五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将HBsAg、HBcAb2份质控血清作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TRFIA法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检测。结论 GICA法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限;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ELISA法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胶体金标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实施联免疫法与胶体法检测对IgM抗体抗干扰能力的效果。方法:针对81例本公司诊治的疑似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是抽取时间,全部患者均予行联免疫法检测、胶体法检测,统计2种检测结果,比对其诊断准确性。结果:(1)疑似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8例,占比59.26%;阴性33例,占比40.74%。胶体法检测阳性41例,占比50.62%;阴性40例,占比49.38%。联免疫法检测阳性45例,占比55.56%;阴性36例,占比44.44%。(2)疑似肺炎衣原体感染联免疫法检测诊断结果灵敏度(91.67%)、特异度(96.97%)、准确性(93.83%)均明显高于胶体法检测(66.67%、72.73%、69.14%),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免疫法在肺炎衣原体检测准确性较高,与胶体法相比,对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抗干扰能力效果更优。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IgM抗体 抗干扰能力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艾滋病抗体检测过程中,应用联免疫法、胶体法的具体情况。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10000份血清检测样本分别实施联免疫法、胶体法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并对比两组差异。结果联免疫法检测的阳性率为0.31%,胶体法阳性率为0.37%,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艾滋病抗体检测过程中,应用联免疫法、胶体法的阳性率相近,因此二者具有相似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胶体法及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纳入本中心80例艾滋病抗体检测标本行本次分析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1月),行对比性检查探究,电脑数组随机排列分组,对照组(胶体法检查,n=40),实验组(胶体法及联免疫法检查,n=40),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1)检查结果对比:两组相较,实验组检出38例(检出率95.00%),对照组检出39例(检出率97.50%),两组检出结果无意义,(P<0.05)。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酸脱氢同工(LDH-1)测定相对乳酸脱氢(LDH)在心脏疾病与非心脏疾病的的差别,从而阐述乳酸脱氢同工(LDH-1)检测相对乳酸脱氢(LDH)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例心肌炎患者、及19例冠心病患者和42例非心脏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抑制法检测乳酸脱氢同工(LDH-1)含量及采用乳酸丙酮酸法检测乳酸脱氢含量(LDH);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LDH-1含量在心肌梗死组、心肌炎组、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疾病对照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H含量在心肌梗死组、心肌炎组、冠心病组和非心脏疾病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从实验结果统计分析,LDH-1相对于LDH检测对于临床鉴别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作为实验室诊断心脏疾病灵敏可靠的生化指标.关键词乳酸脱氢同工;乳酸脱氢;检测;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4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不同纳米药物载体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纳米载体类型及其优势。结果 有效的纳米药物载体类型包括脂质体-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明胶纳米颗粒,微囊等。结论 结合不同类型纳米药物载体的特性和给药途径,可避免传统剂型的弊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纳米药物载体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