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诊断,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得准确率为90.24%。MRI成像特点,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呈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信号以T1WⅠ为主,病灶内坏死处为低信号,出血部位为高信号;T2WⅠ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部位显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组织得到明显强化,坏死组织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充分反映肝癌病灶的相关特征,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磁共振 诊断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叮嘱患者检查前空腹8h以上,检查时取平卧或侧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放在患者肝区,常规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检测肝癌部位、大小、内部回声,检测肝癌部周边异常血流,门静脉及周围、肝动脉及分支血流形态、特点等,记录检查结果。结果本文70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诊断为肝细胞癌,其中结节型40例,块状型20例,弥漫型10例。彩超检查结果为结节型40例,块状型18例,弥漫型8例,诊断符合率为94.3%。结论本文中,诊断符合率为94.3%,诊断符合率较高,可见彩超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很大帮助,提高了超声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彩超 诊断
  • 简介:原发性附睾肿瘤比较少见,因其早期症状轻微,极易误诊为附睾结核或慢性附睾炎.我院自1980-01~2001-12共遇5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附睾肿瘤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黏液囊肿6例,类癌6例,腺癌1例。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容易误诊。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加以重视,术中怀疑病变时立即送检,以确定正确的术式,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延长生存期。

  • 标签: 阑尾肿瘤/诊断 阑尾肿瘤/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乳头状腺癌26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肉瘤1例,其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对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原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病理分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利用多层CT血管造影(MDCTA)技术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关血管的影像特征,以期帮助定性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连续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16层CT,1mm层厚,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4.0mL/s,血管期(延迟时间18~25s)采集。回顾性阅读CT横断面和后处理血管图像,分析癌灶内瘤血管和肺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36例(92.5%)患者的MDCTA清晰显示了支气管动脉(BA),其中62例(42.2%)显示BA进入肿瘤内形成瘤血管,表现为蚓状、斑点状、网状及血湖状染色,瘤前血管增粗、扭曲,但形态正常。68例(46.3%)显示肺动脉(PA)形态明显异常,表现为残根或截断征、侵蚀狭窄等。结论:原发性肺癌的瘤血管在MDCTA上表现为具有高特异性的异常结构血管,而瘤前血管仅表现为增粗、扭曲,没有特异性;PA受侵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起源于卵巢上皮-间质细胞,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及卵巢髓质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转移途径。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转移途径
  • 简介:目的:对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BC主要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并发症有肝内胆管结石、干燥综合征,血清ALP、GGT水平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肝穿刺病理检查多为晚期肝硬化。结论:抗线粒体抗体是PBC有价值的检测指标,常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肝脏病理学检查有利于诊断。

  • 标签: 肝硬化 胆汁性/诊断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痛风临床的特点,并对其危险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97例初诊的原发性痛风患者的情况、生活方式、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对原发性痛风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97例患者中。男性占96.4%,发病的高峰期处于40到60岁之间。最常见的发病的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这部位首发发病率达85.7%。根据单元素Logistic回归显示可知,原发性痛风的发生和高嘌吟饮食有关系,和吸烟、饮酒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抽烟、喝酒,痛风发生的概率会上升;有高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的,原发性痛风发生的概率会非常高;在血脂组中,除载脂蛋白之外,其它的指标和原发性痛风有直接关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的浓度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会提高原发性痛风发生概率;血清尿酸排泄分数(FEuA)降低是原发性痛风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原发性痛风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男性原发性痛风的发病率比较高。高嘌呤饮食、既饮酒又吸烟、高BMI、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高血脂等都是原发性痛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原发痛风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退行性病变,是绝经女性及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医学营养治疗干预是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基础措施,与骨相关的营养因素甚多,本文就相关促进骨健康的营养素及如何合理烹调、养成良好的膳食制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阐述。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 营养素 生活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 2013-2015收治的 3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结合文献予以分析总结。结果 3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治愈,术后无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或喉返神经等并发症发生。甲状旁腺切除后 20分钟内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值均下降至术前 50%以下,术后 1-3天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中术后病理甲状旁腺腺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果良好,术前充分定位,辅以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监测及喉返神经监护,手术治疗切除甲状旁腺病灶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抽选我干休所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干部及家属40人,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及用药指导,观察效果。结果老干部及家属血压均趋于正常,并保持稳定,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情绪均趋于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睡眠质量改善,其中1人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均了解了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并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合理用药。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及用药指导,能够促使血压趋于正常并维持稳定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使患者合理用药,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干预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胃淋巴瘤手术的临床探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16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18例患者进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14例患者给予近端胃大部分切除,4例患者采用胃楔形切除。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52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实践证明,总有效率为90.65%。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了解手术治疗的效果。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复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治疗,避免病症恶化。

  • 标签: 原发性 胃淋巴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衡膳食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对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前期人群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平衡膳食组,各40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平衡膳食组进行具体的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宣教以及上门随访。2组干预期均为6个月,记录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时血压变化情况。结果2组不同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在干预后1、3、6个月,2组SBP、DBP与基线水平比较,对照组较好的有20例,平衡膳食组较好的有38例。干预6个月后,2组血压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前期人群,采用平衡膳食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血压,并且其效果优于传统的低盐低脂饮食健康宣教,平衡膳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膳食疗法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误诊疾病和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4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周期性麻痹10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过敏性紫癜4例,慢性腮腺炎3例,慢性肝炎1例,结节性红斑1例。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表现多样,口干、眼干症状易被忽略,加强各科之间的合作,开展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相关检查,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干燥综合征/诊断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及随访情况。结果:2例肾滑膜肉瘤患者分别为25岁女性和27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肿瘤平均长径为8cm,呈灰白色均质状肿块伴出血、坏死;显微镜下,肿瘤组织由相对一致的梭形和圆形上皮样细胞呈交错状、片状分布构成,并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区域,显示为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伴分支状薄壁血管。瘤细胞间边界不清,细胞质少至中等,细胞核呈空泡状,伴有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1例可见似肾母细胞瘤中的始基样成分,为边界较清、结节状排列、圆至卵圆形细胞团。免疫组化表达上皮膜抗原(EMA)、CK、CD99、BCL-2、波形蛋白(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SMA、MyoD-1、WT-1、CD10、HMB45。原位荧光杂交SYT双色分离探针标记均见SYT基因重排阳性。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于术后23个月腹腔内肿瘤复发,另1例患者术后10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罕见,易发生于年轻成人,形态表现与一些肾脏儿科肿瘤、间叶性肿瘤和肾细胞癌有交错;充分取材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融合基因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

  • 标签: 滑膜肉瘤 组织学 融合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康复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4到2017-4月收治的共86例肝癌手术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疼痛低于参照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4%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9.06%,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合理使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能减轻手术后带来的疼痛,可以针对不同的患者合理使用疼痛干预,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临床使用效果较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干预 原发性肝癌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保留肾脏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保留肾脏手术治疗,探讨保留肾脏手术对于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证实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分级分期T1G1、T2G1、T1G2、T2G2分别9例,7例,4例和3例,术后随访1-7年,复发8例,包括6例原位复发,再次行输尿管肿瘤段切除端吻合术,2例膀胱复发。死亡5例,其中2例因肾功能衰竭和全身转移在术后2年内死亡,3例在术后5年死于心肺疾病。结论保留肾脏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术式,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继续行膀胱灌注治疗,并密切随访,根据随访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原发性输尿管癌 保留肾脏手术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