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腹股沟疝的儿童患者行以形小切口的治疗干预手段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做以总结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5年1月到同年6月间在我院中就诊的患腹股沟疝的患儿当中共择取出50名,依照随机抽签的形式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当中包括25名患者,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穿衣腹股沟切口治疗干预,对实验组则行以形小切口治疗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无论是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还是切口的平均长度均显著的好于参照组,对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患有腹股沟疝的儿童患者进行形小切口的治疗干预手段,能够比起常规性的治疗措施更加有效,治疗结果也更加令人满意,且有助于患儿尽快治疗结束出院,减轻其痛苦,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 横形小切口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改良纵切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5例慢性肛裂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分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纳传统肛裂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纳改良纵切缝术治疗。比较肛管直径、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肛管直径组间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肛管直径均显著较术前明显扩大,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纵切缝术可有效扩张慢性肛裂患者的肛管直径,减少并发症,加快创面的愈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改良纵切横缝术 慢性肛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牵偏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1例(31只眼)临床确诊为牵偏视痰阻络证的患者,采用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有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牵偏视痰阻络证疗效可靠。

  • 标签: 正容汤 针刺 风牵偏视 风痰阻络证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裂切除术和纵切缝术对肛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60例肛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有32例患者接受了肛裂切除手术,有28例患者接受了纵切缝术,对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和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愈合时间和疼痛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肛裂患者可以选择肛裂切除术和纵切缝术治疗,其效果均比较好,两种手术的愈合时间、疼痛和并发症各有优劣,需要视情况使用。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术 纵切横缝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浮针疗法分期治疗第三腰椎突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第三腰椎突综合征患者12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浮针组(仅使用浮针法)、刃针组(仅使用刃针法)、浮刃组(先使用浮针法,再使用刃针法)、刃浮组(先使用刃针法,再使用浮针法),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分析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刃浮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33/40)高于浮刃组的75.00%(30/40)、浮针组的72.50%(29/40)、刃针组的60.00%(24/40);治疗后30min、30d、90d治疗后四组VAS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刃浮组、浮刃组、浮针组及刃针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浮针疗法按照不同分期治疗第三腰椎突综合征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以急性期治疗效果最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浮针疗法 分期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硬膜外和腹肌筋膜组滞下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实施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87例作为主要探究主体,按照患者手术时间顺序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肌筋膜阻滞下实施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到达最大麻醉平面时间以及患者心率变化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到达最大麻醉平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腹肌筋膜阻滞效果确切,腹肌筋膜阻滞具有起效快,影响小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麻醉方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硬膜外 腹横肌筋膜 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患者,将其按照奇偶顺序进行排序,4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4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子宫按摩联合缩宫素、缝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7.3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出血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肛裂切除术与纵切缝术治疗肝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肛裂患者8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纵切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如并发症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虽略高于对照组80%,但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高于对照组5%,且P<0.05。结论纵切缝术与肛裂切除术在治疗肛裂疾病上,疗效均较为突出,各自具有一定优势性,因此则要求临床医生明确掌握患者各项指征,根据实际状况给予治疗。

  • 标签: 肛裂 纵切横缝术 肛裂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方法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缩宫素使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长期发热、切口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发生,产后42天随访子宫复旧情况,观察组占98.00%(49/50),对照组占94.00%(4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形环状缝合术在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止血效果好,简单易行,止血迅速可靠,损伤小,且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置胎盘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缝合术 产后出血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艾儒棣教授使用古方“小定珠”治疗混合结缔组织病1例,疗效显著。艾教授在治疗时以益气固表、养血柔肝、祛风解痉为主要治法,“活血通络”治疗痹症的思想贯穿始终,用药“精”、“准”、“效”、“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混合结缔组织病 小定风珠 玉屏风散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位以及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枕位或枕后位难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帮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枕位以及枕后位难产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自然分娩 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塞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在60例脑梗塞病人方面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以期为提高脑梗塞病人的治疗效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结果通过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良好的临床护理,显著提高了脑梗塞病人的临床恢复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梗塞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促进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观察组采用子宫下段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S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简单易行,对患者损伤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切除率及输血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子宫下段出血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剖宫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同时为所有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具体情况。结果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在性别年龄、外伤史、以及就诊时间、合并慢性腰腿背疼痛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经过治疗以后,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都所有改善,前后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这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外伤史、就诊时间等存在一定关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病患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进行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观察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患者肌张力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有显著效果,改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中风 肌张力增高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4月7日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32例患者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4例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97.87%;对照组中,11例患者非常满意、12例基本满意、6例满意、14例不满意、4例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61.70%(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深受患者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组织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500例(2008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组织,并将其制作成组织悬液,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将培养结果以及药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例阑尾组织细菌标本中,共检出390例阳性细菌标本患儿,100例阴性,阳性检出率为78.00%。阳性标本中,包括肠杆菌科细菌(190例)、非发酵菌(90例)、革兰阴性球菌(25例)、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85例),分别占比48.72%、23.08%、6.41%、21.79%。肠杆菌科中,主要以大肠杆菌以及非发酵菌为主。在药敏试验中,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8.89%、95.00%,敏感率较高。结论大肠杆菌为引起阑尾炎的常见病原菌,其头孢曲松以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阑尾组织 细菌培养 药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热感冒患者162例,将16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组(n=81例)与实验组(n=81例),将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病症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结论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较中药颗粒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饮片 治疗 风热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热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热感冒患者98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在治疗热感冒方面都具有不错功效,从便利性来讲中药颗粒剂治疗更为便捷,从功效来讲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病情的要求为其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风热感冒的相关治疗。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中药饮片 风热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