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经腋静脉、贵要静脉和颞浅静脉PICC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新生儿121例,根据方式不同分成3组,腋静脉组(n=29)患儿经腋静脉进行PICC,贵要静脉组(n=35)患儿经贵要静脉进行PICC,颞浅静脉组(n=57)患儿经颞浅静脉进行PICC,比较3组方式的临床情况。结果腋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5%,贵要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3%,颞浅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98%,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患儿穿刺时间短于贵要静脉组、颞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并发症率20.69%,贵要静脉组并发症率28.57%,颞浅静脉组并发症率10.53%,颞浅静脉组患儿并发症率低于腋静脉组、贵要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腋静脉三种方式各具优劣,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安全、适宜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腋静脉 贵要静脉 颞浅静脉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国内的临床具有很多的优势,这种技术安全性高,可靠,治疗手段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现象进行治疗。同时,这种治疗手段并不会造成多大的手术伤口,并且时间长,比较稳定。正是因为有这些优点,这种治疗手段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在对于患者的治疗上很有推广的必要。PICC后并不是非常稳定的,它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后,可能会有并发症,并且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发生这种情况,为了患者的安全,就必须要去掉。但是由于的治疗方法的优越性,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在治疗的时候防止并发症,是目前在治疗技术中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对上述情况进行讨论,对于PICC并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静脉炎 预防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低年资护士浅静脉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低年资护士50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讨论影响低年资护士浅静脉成功的因素,列出降低浅静脉失败的对策,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低年资护士浅静脉失败率。结果实施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处理的低年资护士比实施前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患者因素、护士操作技术因素、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低年资护士浅静脉成功,对其操作技术训练和指导,以期降低浅静脉失败率。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浅静脉置管失败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40例胃癌术后患者应用颈静脉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颈静脉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事件在14~180天之间,发生静脉血栓1例,导管堵塞2例,无导管滑脱,无静脉炎发生,8例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2例由于体内感染发热导致拔。其余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均能够较顺利的使用颈内静脉直至疾病痊愈或者带出院接受化疗。结论采用有效的方法对颈内静脉的维护,为胃癌术后患者的静脉营养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避免由于需要大量补液造成四肢浅静脉损伤的风险,突出颈内静脉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护理中广泛应用的优点。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胃癌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些年在临床肺癌的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深静脉在肺癌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深静脉肺癌的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肺癌 应用进展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观察组患者采用颈静脉留置。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一次成功率(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静脉留置,能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 普外科手术 留置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PICC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PICC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VAS评分、V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PICC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接受PICC术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对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湿热敷,研究组患者提高健康教育、局部湿热敷、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生静脉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PICC术治疗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提高健康教育、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湿热敷可以显著预防静脉炎的出现,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各种深静脉感染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0例深静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年龄、体质、环境、部位、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维护、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580例深静脉患者,发生感染者35例,感染率为4.66%,CVC(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静脉、股静脉)感染率为4.83%,PICC(经周中心静脉)感染率为1.21%;急诊感染率为3.96%,择期感染率为2.07%;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率为5.52%,其他患者感染率为0.51%;病室内置感染率为4.67%,穿刺室内置感染率为1.37%.结论各种深静脉感染的发生与部位、时期、机体免疫功能、无菌操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的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心内科老年患者46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静脉部位主要选择四肢静脉,对患者予以针对性静脉管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穿刺前准备、术后护理、穿刺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在术后护理中采用静脉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的过程进行静脉管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静脉置管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深静脉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深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58例行深静脉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相关感染总发生率为6.9%(包括导管相关感染5.2%和皮肤感染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包括导管相关感染13.8%和皮肤感染8.6%)(P<0.05)。这表明在对深静脉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 相关感染 护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留置针脐静脉在新生儿抢救中的护理。方法柳林医院妇产科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共有新生儿窒息复苏11例,Apgar评分在1~6分之间,其中轻度窒息5例,中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2例。2例。其中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8例。11例新生儿复苏过程中,在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低于6分,剪断脐带后,保留脐带长约10cm备用。手术者左手拉直脐带,用0.5%碘伏消毒脐带穿刺部位,右手采用9号套管针进行脐静脉穿刺,穿刺见回血后即向后拉动针芯向前推动软管,使其软管全部进入脐静脉,使针头部接近脐轮,拔除针芯,止血钳固定。如果脐静脉弯曲不能直接穿刺,也可由脐带切面的脐静脉口将留置针套管插入后,结扎固定。结果柳林医院妇产科应用留置针脐静脉抢救了11例窒息新生儿,9例复苏后,回病房继续监护治疗,2例经复苏后,转上级医院,治疗并发症。结论留置针脐静脉术的开展,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及静脉用药,减轻患儿痛苦,且护理方便,并发症少,为患儿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留置针 脐静脉置管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并发症。方法回顾研究本院2012年3月-2018年1月41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术中出现的不同并发症情况,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结果穿刺术中出现皮下出血3例,局部血肿23例,动脉损伤5例,静脉血栓7例,休克2例,感染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颈内静脉可以有效减少穿刺术中的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内静脉 置管穿刺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范。方法400患者均选择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96%,其中发生并发症率7.03%,并经妥善处理恢复。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的较优选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针脐静脉在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14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儿。A组根据2.5毫升注射器穿刺用药的治疗标准进行,而实验组则采用TM安全密闭式的留置针。对两组患儿是否出现血肿、外渗等现象。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4.3%(66/7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77.1%(54/70),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血肿、外渗、脱出等现象进行观察,实验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患儿复苏的情况,实验组患儿复苏的例数为60例,对照组患儿复苏的例数为59例,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病症采用密闭式留置针实施脐静脉,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几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操作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留置针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作为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有利依据。方法研究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救治的150例中心静脉管患者的有关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化验结果报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概率等,探讨其危险因素。同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中心静脉患者,就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结果在150例中心静脉患者当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为1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对其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之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仅为6%,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心静脉患者之所以感染率比较高,与其自身免疫力、病人体内导管的留置时间、插导管的时机以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后,能够显著减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导管 危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中在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与平面技术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此次7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科收治的需要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在将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应用于PICC中,研究组则应用平面内技术联合平面技术,将应用两种方式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出现误穿动脉、血肿情况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PICC中应用B超引导的平面内技术联合平面技术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一种技术,能有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B超引导 平面内技术 平面外技术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危重症深静脉留置患者应用两种换药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深静脉留置患者中,选取1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换药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盖一块四层无菌纱布方法,对比两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5%,而对照组感染率为27.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症深静脉患者,采取加盖无菌纱布改良的换药方法,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换药方法 危重症深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对PICC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干预效果,本文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顺序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PICC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PICC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制动时间、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制动时间、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分别为(12.21±2.80)h、(10.15±1.58)d和(1.66±0.62),对照组患者的制动时间、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分别为(16.68±3.12)h、(7.73±1.35)d和(2.89±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5%和95.0%,对照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2.5%和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PICC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经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2例PICC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药热奄包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包括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1.54%),对照组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2.31%),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6.1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9.23%),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护理满意评分(92.04±1.2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71.55±1.42)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预防心衰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心衰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