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静脉(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静脉刺入,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直接刺激静脉,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危重症疾病新生儿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采用PICC也是最常用、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方式。但临床发现由于PICC引发的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多,影响患儿治疗,增加新生儿疼痛,也不利于预后。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疼痛 静脉置管 静脉输液 静脉切开
  • 简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因操作安全、带时间长、能减少静脉穿刺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输液,及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1]。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身体部位 护理
  • 简介:静脉穿刺,能满足不同病种病人的长期大量输血、输液,以及多次化疗浅静脉的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可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同时也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2001年10月~2003年11月,我科共行股静脉穿刺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股静脉穿刺置管 护理 穿刺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不同的长度对静脉渗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部置入软管法,观察组采用不全部置入软管。观察两组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不全部置入软管可减轻对患者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有效减少静脉渗漏的发生。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 导管插入术 外周 物质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实施锁骨下深静脉期间采取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到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的老年患者,随机抽签法均分2组,对照组(n=23)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23)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综合护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实施锁骨下深静脉期间采取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到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的老年患者,随机抽签法均分2组,对照组(n=23)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23)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行锁骨下深静脉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 综合护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1病历介绍患者,女性,64岁,确诊左乳癌、胸壁转移1个月人院。2009年8月27日11:45取平卧位经左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导管(美国BD公司出品,型号4F),穿刺顺利,送入导管至体外测量长度后未抽出回血,冲洗导管通畅,正压封,局部加压包扎。

  • 标签: PICC置管 上腔静脉 颈内静脉 PICC导管 局部加压包扎 肘正中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部分ICU患者在接受中心静脉后发生感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对ICU患者中心静脉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ICU中心静脉感染风险提供支持。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筛选,筛选完成后得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病例数共计60例。为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组织抽签活动,抽到白色签的患者被作为常规组样本、抽到黑色签的患者被作为护理组样本,两组别样本的数量持平。为全体样本提供中心静脉,以样本临床状况为依据,对其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为护理组予以护理干预,同时记录并分析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结果显示P<0.05,说明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突出性。结果:全体样本的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均发生感染,其中股静脉的感染率最高。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差异突出(P<0.05)。结论:ICU患者接受中心静脉,股静脉的感染率超过其他中心静脉,配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缩短ICU患者时间、住院时间,展现出高度的临床创新价值。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部分ICU患者在接受中心静脉后发生感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对ICU患者中心静脉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ICU中心静脉感染风险提供支持。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患者信息进行统计、筛选,筛选完成后得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病例数共计60例。为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组织抽签活动,抽到白色签的患者被作为常规组样本、抽到黑色签的患者被作为护理组样本,两组别样本的数量持平。为全体样本提供中心静脉,以样本临床状况为依据,对其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为护理组予以护理干预,同时记录并分析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结果显示P<0.05,说明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突出性。结果:全体样本的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均发生感染,其中股静脉的感染率最高。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结果、时间与住院时间组间对比结果差异突出(P<0.05)。结论:ICU患者接受中心静脉,股静脉的感染率超过其他中心静脉,配合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缩短ICU患者时间、住院时间,展现出高度的临床创新价值。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总结周中心静脉(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穿刺方法在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13例癌症化疗患者使用PICC155例次,应用6种(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刺激性化疗药物,统计其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155例次PICC发生静脉炎14例,发生率9.03%;药物外渗3例,发生率1.94%。结论PICC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

  • 标签: 化疗 PICC 并发症
  • 简介:颈内静脉术具有简单易行、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为紧急血液透析建立临时血管通路首选。本文结合临床应用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16例病人中,急性肾功能衰竭28例,急性药物中毒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瘘手术前或成熟前需紧急血液透析来缓解尿毒症症状1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痿堵塞或感染者7例,腹膜透析并腹透堵塞感染拔改血液透析者10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77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2岁。颈内静脉时间最长者169天,最短者3天,平均86天。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紧急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病人 急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临床应用
  • 简介:肿瘤病人常因情绪波动,病情进展及抗肿瘤治疗等而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及恶心、呕吐等,使营养摄入不足。而肿瘤细胞生长消耗大量脂肪和蛋白质,治疗后机体组织的修复、能量需要增加等造成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体重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晚期发展成恶病质。恶病质的患者由于血容量不足,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肿瘤 晚期 护理措施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感染预防的护理策略。方法:将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肾病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 感染预防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NICU早产儿救治中脐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于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 80例早产儿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 n=40),对照组行静脉,观察组行脐静脉,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均显著较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堵、渗血、肝功能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NICU早产儿救治期间采用脐静脉的临床效果,不仅缩短了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而且降低了患儿堵、渗血、肝功能异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NICU 早产儿 外周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深静脉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需要深静脉的患者临床资料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强迫体位随机分为A、B组,每组均为30例。A组体位为半卧位深静脉患者,B组应为端坐位深静脉患者。结果A、B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深静脉术在长度、平均耗时、舒适度评分、留置时间、穿刺次数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深静脉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强迫体位患者 深静脉置管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拒绝深静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的80名肺癌化疗患者作为常规组,2019年1月-2020年3月的131名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试验组,收集其一般资料参考文献制作问卷调查表,统计并分析肺癌化疗患者拒绝深静脉的原因。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深静脉率。结果 共发放211份调查问卷,回收211份,回收率为100.00%。经过调查表显示,占比最高的原因为担心影响日常生活,占比88.8%,其次为担心风险及并发症,占比78.8%。占比最少为禁忌症,仅为7.5%。常规组患者干预后的接受深静脉的人数为30例,占比37.5%,试验组患者接受深静脉的人数为80例,占比61.1%,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癌化患者拒绝深静脉治疗的住院原因为担忧的带来的风险,故针对患者进行的基本知识普及,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改善患者对于深静脉治疗的恐惧心理,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肺癌 化疗 深静脉置管 拒绝置管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技术在动静脉中的护理应用价值,并对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80例动静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将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通过对比两组在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估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超声技术,动静脉置管,护理应用,置管成功率,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颅面部疾病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45例病人行动脉造影明确靶血管,应用PVA颗粒、IBCA、明胶海棉条及钢圈等治疗颅面部疾病。结果20例脑膜瘤、1例颅骨骨髓瘤、7例鼻咽部血管瘤、3例颈静脉球瘤均在栓塞后进行了根治术;6例外伤性鼻出血均在栓塞后6小时内止血;4例头面部血管瘤及4例硬脑膜血管畸形病人亦得到了治疗。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治疗 颈外动脉 栓塞术 颅面部 血管瘤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