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0 月收治冠心病患者 6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30 例 ) 与对照组( 30 例 ) 。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 结果:① 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 93.33% ) 明显优于对照组( 76.67% )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 /三联 9 例 ( 30.00% )、房性早搏二 /三联 15 例 ( 50.00% )、室性早搏成对 14 例 ( 46.67% )、房性早搏成对 14 例 ( 46.67% )、短阵室上速 12 例 ( 40.00% )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房室传导阻滞 15 例 ( 50.00% )和房性早搏早发 16 ( 53.33%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比 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9例(30.00%)、房性早搏二/三联15例(50.00%)、室性早搏成对14例(46.67%)、房性早搏成对14例(46.67%)、短阵室上速12例(40.00%)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房室传导阻滞15例(50.00%)和房性早搏早发16(5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发送心电图对提高护士识别STEMI心电图的效果。 方法以40例心血管内科教学学生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11月,分为参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60例,时间为2022年4月-2024年4月。所有患者分别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心肌缺血方面,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91.15%高于常规心电图的66.15%,P<0.05。在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62.69%、房性心律失常57.31%、房室传导阻滞32.31%、短阵室上速43.08%,分别高于常规心电图的46.54%、41.15%、12.69%、20.00%,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内心电图引导 PICC尖端定位在血液肿瘤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接受 PICC置管治疗的 82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41例,通过心电图引导 PICC实行尖端定位;对照组 41例,实施 B超引导 PICC实行尖端定位传统穿刺法。对比两组尖端定位的费用、操作时间、导管尖端位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异位率为 2.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12.20%;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到上腔静脉下 1/3处占 95.12%远高于对照组的 31.71%;观察组置管准确率 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 80.49%, PICC尖端定位平均费用( 3.82±1.47)元低于对照组( 84.56±3.93)元,平均操作时间( 15.87±1.9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 29.13±2.38) min,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脉内心电图引导 PICC尖端定位应用在血液肿瘤患儿时,可有效提高置管精确度和安全性,降低置管时间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的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通过心电图和术后X线的自身对照研究,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准确性,分析心电图与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使用心电图定位的导管尖端位置与置管结束后拍的X线胸片进行比较,应用筛检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灵敏度为99.49%,特异度95.24%,Kappa系数检验结果为0.858,心电图和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置一致度较高。结论: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具有实时性和观性,准确性较高,增加病人治疗的安全性,可部分替代X线胸片定位。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统计所有病人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和检出率。同时对比护理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在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最少3次,最多15次,平均(8.1±1.6)次。每回持续时间最短10min、最长18min,平均(14.2±2.7)min;在所有病人中,心肌缺血发作45例,发作率为75%。总发作次数为329次。而心肌缺血发作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在00:60-12:00。同时在护理期间,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准确度。方法:研究期间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间,医院内收治的97例疑似冠心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测,其中冠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的基准。通过比较,评估了动态心电图在识别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诊断效率,同时分析了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显示出69例阳性结果,其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准确度达到92.78%,灵敏度为95.59%,特异度为86.21%,阳性预测值为94.20%,阴性预测值为89.29%。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的表现与冠脉造影的金标准相当,且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更高的精确性,适宜广泛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胸痛患者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流程;之后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快速准确分诊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在急诊胸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与分析PICC置管术中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行PICC置管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引导 PICC 置管,观察组35例给予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PICC置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PICC 导管尖端到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成功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PICC 导管尖端到位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ICC置管术中采取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能够提升穿刺的准确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的教,学,做一体化带教在临床护理实习心电图中的教学。方法:抽取2023.01-2023.12于本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40例;在2023.01-2023.06实习的20名护生,纳入分析组,应用常规教学,2023.07-2023.12实习的20名护生,纳入参比组,应用教,学,做一体化带教。比较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批判性思维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分析组各维度批判性思维评分均高于参比组,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分析组干预后在理论知识及心电图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上,均高于参比组,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带教,既可利于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还可提升理论及操作成绩,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置管中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6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研究。以不同的定位技术为依据对所选患者实施分组,研究人员在对照组14例患者置管中采用常规X线定位,在实验组12例患者置管时采用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对两组患者一次性最佳位置定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出现情况、置管成功所需时间进行记录,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一次性最佳位置定位人数占组内人数的比例为78.57%,实验组则为91.67%,两组一次性最佳位置定位率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人数占组内人数的比例为14.29%,实验组则为8.33%,两组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概率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36.4±10.8)分钟及(28.5±10.3)分钟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所需时间,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