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B-D与传统B-D监测效果影响因素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2021.1月-2022.12月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B-D试验监测情况,分析监测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设备故障、蒸汽质量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试验监测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传统B-D试验监测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规范制作试验包,加强对试验灭菌器的监测,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提高试验监测效果,且价格昂贵。电子B-D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节约成本,电子B-D测试记录仪能够很好地为预真空高压灭菌器的维护和维修提供方便的帮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鼻胆管套取方法与留置时间对患者生理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某医院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X线透视下分别采取导丝套取导丝法及导丝套取尿管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比较两组导丝或尿管进入口咽部及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导丝圈套取导丝或尿管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导出鼻胆管的一次成功率及次数、操作时间、刺激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62例,导丝进入口咽部的一次成功率93.55%(58/62)、平均置入1.06±0.25次,进入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95.16%(59/62)、平均置入1.05±0.22 次,一次套取成功率98.39%(61/62)、平均套取1.02±0.13次,导出鼻胆管一次成功率100.00%(62/62),平均操作22.56±4.43s,刺激程度评分1.18±0.43分,并发症发生率9.68%(6/62),包括:恶心6例,呕吐1例,黏膜出血1例。对照组54例,尿管一次置入成功率72.22%(39/54)、平均置入1.35±0.62次,进入导丝圈的一次成功率81.48%(44/54)、平均置入1.22±0.50 次,一次套取成功率87.04%(47/54)、平均套取1.13±0.34次,导出鼻胆管一次成功率96.30%(52/54)、平均导出1.04±0.19次,平均操作52.96±13.60s,刺激程度评分1.44±0.66分,并发症发生率18.52%(10/54),包括:恶心6例,呕吐3例,黏膜出血2例。两组相比,研究组导丝进入咽喉部的置入次数、进入导丝圈的置入次数、套取导丝的次数、操作时间、刺激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鼻胆管导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为更加有效、及时地 保障临床 Rh(D) 阴性血液 供应,提高应急事件中的保障能力。方法: 根据 2013 年— 2018年本中心 Rh(D)阴性血液的供应情况、外调 Rh(D)阴性血在产品供应总量中的占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本中心采集能力逐年增强,创新开展了“以需定采”的工作机制 ,保障了临床的重大急诊手术、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外调阴性血液总量逐年下降,能基本做到自给自足。结论:根据采供血情动态,做好已设最低库存量的实际维持,就能保障临床的急诊用血需求。加强对稀有血型血源应急献血队伍的及时有效地保留,充分应用全省联动机制,就能有效的保障临床需求与应急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的效果及其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56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样本,遵循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含28例,接受常规护理措施)与研究组(亦含28例,实施护理干预)。随后,收集并比较了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效果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枕秃现象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结论: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其枕秃现象的发生,展现出更优的护理成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分离(转换)性障碍病人护理利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6月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人入院之后进行专业检查,研究中把病人分组,分别利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研究中主要就病人护理之后的疗效情况和心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显效、有效和无效的分别有13例、24例和1例,分别占本组人数的34.21%、63.16%和2.63%,病人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38.88±4.23)分和(37.62±5.57)分,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应用分离(转换)性障碍病人护理中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伴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间接门脉造影方法判断癌栓阻塞程度,有机结合TACE和3D-CRT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患者肿瘤控制、癌栓消退及生存率情况。结果:TACE治疗后发热3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于3d内缓解30例,1周内缓解2例;35例胃肠道症状均1周内缓解。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发热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于3d内缓解,I~II度消化道反应25例,且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波动。肝肿瘤控制69.23%,癌栓消退总有效率69.21%,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0-18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3879例0-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了解本地区0-18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探究性别、年龄、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结果:3879例儿童中25(OH)D缺乏组1293例,不足组1575例,正常组101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3.3%、40.6%、26.1%;男性25(OH)D水平为23.69(18.04,30.20)ng/mL,女性25(OH)D水平为23.40(17.30,30.85)ng/mL,不同性别25(OH)D的水平以及缺乏和不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0-18岁儿童25(OH)D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缺乏率也与年龄呈正相关,0-3岁、3-6岁、6-12岁、12-18岁儿童的缺乏率分别为8.2%、32.5%、49.2%、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69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