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皮瓣治疗踝、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22×10cm,最小16×8cm.手术方法:小腿前内侧设计安装皮肤扩张器,扩张3~5周后,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转移,修复足、踝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9例皮肤扩张转移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移皮瓣,为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 标签: 组织扩张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皮肤覆盖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毒后的皮肤表现可以给临床医生判断病因、了解病情提供宝贵的线索.

  • 标签: 中毒皮肤 皮肤表现 表现处理
  • 简介:目的:观察伤科黄油纱治疗急性皮肤挫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就诊的急性皮肤挫擦伤病人10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伤科黄油纱和水胶体类敷料优拓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在创面止血、伤口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创面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伤科黄油纱外敷治疗急性皮肤挫擦伤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伤科 黄油纱 外敷治疗 皮肤挫擦伤 治疗组 无显著性差异
  • 简介:目的:观察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皮肤擦伤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科2004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皮肤擦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清创包扎等常规处理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草木犀流浸液片,连续服用7d,2-4片/次,3次/d。结果:治疗组消肿时间、渗液、疼痛缓解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可以显著缩短皮肤擦伤后周围软组织肿胀消肿时间,使创面渗液减少。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草木犀流浸液片 皮肤擦伤 肿胀 渗液 疼痛
  • 简介:2002年春夏之交,福建沿海发生多起吃"麦螺"中毒事件.经专家鉴定:贝类毒素为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毒.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和口、面部及全身麻木.随机分A、B二组,A组中大剂量使用脑敏;B组:不用脑敏,仅用VitB1、VitB12等.结果两组间存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脑敏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抢救贝类中毒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维敏 治疗 神经性毒 临床资料 药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果糖对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所致便秘的预防作用。通过对乳果糖预防癌痛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对于其所便秘的预防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上使用乳果糖预防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提供依据方法对128例在湖南省肿瘤病医院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中重度癌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组及对照组两组,乳果糖组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同时加用乳果糖以预防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并观察其临床结果,而对照组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没有联用乳果糖观察其临床结果,对两组患者预防前后大便硬度分级、大便频次、排便困难程度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乳果糖能够在阿片类药物使用所致便秘中有明显的预防作用。2、安慰疗法在阿片类药物使用中所致便秘大部分没有作用,少部分在辅助运动时效果明显一点。结论乳果糖对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所致便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减轻患者的疼痛。

  • 标签: 癌痛 阿片类药物 便秘 乳果糖
  • 简介:目的:探讨隐匿性哮喘(concealedasthma,CA)患者血浆炎症标记与肺小气道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连续确诊的(经支气管激发试验)隐匿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n=30)行肺小气道功能测定,以ELISA方法测定其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IL-4水平。另选健康查体者(n=21)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肺小气道功能减退(P〈0.05);血中CRP、IL-6及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与FEF25%-75%、FEF75%-85%呈负相关。结论:隐匿性哮喘患者存在肺小气道功能减退,血中炎症标记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其小气道功能的减退呈负相关。

  • 标签: 隐匿性哮喘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功能 小气道
  • 简介:缓发型中毒的发病时间≥1d.主要包括奥来毒素(orellanine)引起的肾毒性,口蘑属的equestre和红菇属的subnigricans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以及Hapalopilusrutilans引起的神经毒性。

  • 标签: 毒蕈中毒 缓发型 诊治 分类 横纹肌溶解症 奥来毒素
  • 简介:目的:观察代偿性心脏增大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各种炎症反应标记的动态变化及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第16周开始用rofecoxib),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在第7、12、20周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炎症标志TNF-α、IL-6、IL-10、TGF-β、CRP及UA水平.结果:模型组TNF-α、IL-10升高(P<0.05),治疗组均下降(分别P<0.05、P<0.01).治疗组TGF-β明显降低(P<0.01).结论:炎症参与了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过程.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能有抗细胞因子的作用.

  • 标签: 压力负荷 心肌肥厚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细胞因子 特异性COX-2抑制剂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的方式,运用钬激光(HOLBT)治疗40例、选择性绿激光(PVBT)治疗32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治疗22例,对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术中操控准确度、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种手术方法对膀胱表浅性肿瘤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BT组及PVBT组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PKRBT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其中膀胱穿孔2例。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情况PKRBT组>HOLBT组>PVBT组。术中操控准确易控PVBT组优越HOLBT组及PKRBT组。较小肿瘤(直径<2cm)手术时间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大肿瘤(直径大于2cm)手术时间PKRBT组明显优于HOLBTA组PVBT组(主要是肿瘤组织清除时间)。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PVBT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HOLBT和PKRBT更好,尤其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越性。

  • 标签: 膀胱癌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选择性绿激光 钬激光。
  • 简介:目的:观察间苯酚在治疗胃肠痉挛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急性腹痛患者80例,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使用间苯酚.对照组42例使用654-2(山莨菪碱)、VitK1治疗,观察两组在用药30分钟时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腹痛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间苯酚在治疗胃肠痉挛性疼痛方面疗效与654-2、VitK1相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菪碱 VITK1 痉挛性腹痛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症状明显的右室流出道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即刻及术后2月的疗效;测定射频消融术前以及术后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心肌损伤。另设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射频消融能有效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即刻成功率为100%,远期成功率为94.4%。hs—CRP、CK—MB和cTnI射频消融术后1d较术前明显升高,7d后恢复正常。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 标签: 射频消融 室性早搏 高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CA125(糖类抗原125)、CEA(癌胚抗原)、SCC(鳞状细胞癌抗原)等进行联合检测,观察不同肿瘤对检测与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调研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诊的120例宫颈癌患者(A组),并抽调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人群(B组),采用美国雅培贸易公司生产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各指标浓度水平测定。比较两组调研人群的血清肿瘤标志的水平变化,观察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确诊癌症间的临床意义。结果:A组的CA125、SCC、CEA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Ⅲ~Ⅳ期宫颈癌患者的血清的SCC、CEA、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期、Ⅱ期,而Ⅱ期宫颈癌患者的血清的SCC、CEA、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期;血清的SCC、CEA、CA125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显著高于各指标的单独检测标准,P<0.05。结论:血清的SCC、CEA、CA125的指标检查有利于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且各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 标签: CA125 CEA SCC 联合检测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醇肌肉注射对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静脉滴注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酮咯酸氨丁醇肌肉注射30mg或盐酸曲马多肌肉注射100mg,观察两组患者30min内的疼痛缓解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幻67%、90%和23%、63%,差异显著(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醇治疗肾绞痛作用显著,并且起效迅速,可作为治疗肾绞痛的首选药.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曲马多 肾绞痛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的抑制、减少炎症、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MMP9,TIMPI,MMP-9/TIMP1,hs-CRP、甘油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血浆MMP-9与MMP-9/TIMP-1、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C呈正相关(P〈0.05),TIMP-1与MMP-9/TIMP-1呈负相关(P〈0.05),MMP-9/TIMP-1、TIMP-1、hs-CRP与TG、TC、LDL-C、HDL-C无相关。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可以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性反应,降低血脂,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步长脑心通胶囊
  • 简介:目的:报道11例后颅窝肿瘤引起的叉神经痛病例,探讨相关的诊断、治疗上的问题。方法:回顾5年来经MRI确诊的住院病人,参考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症状不典型、发作时间长的叉神经痛患者应尽早行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脑肿瘤 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四联、联疗法根除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根除Hp治疗的老年患者116例,并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含铋剂四联和不含铋剂联根除Hp治疗2周。分析两组老年患者Hp根除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四联组老年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均好于联组(P<0.05),且药物副反应没有差异(P>0.05);含阿莫西林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好于不含阿莫西林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Hp阳性患者四联疗法对比联疗法具有疗效高的优点,阿莫西林根除率较高,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在老年Hp感染患者中推广。

  • 标签: 老年 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目的:比较间苯酚、山莨宕碱和哌替啶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50例肾绞痛患者分为间苯酚组、山莨宕碱组和哌替啶组,每组50例,分别肌肉注射间苯酚40mg、山莨宕碱10mg、哌替啶100mg,观察3组疼痛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酚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山莨菪碱组,与哌替啶组相当,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为30~60min。结论:间苯酚是一种治疗肾绞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山莨宕碱 哌替啶 肾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取我院临床病区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300例分别使用美施康定(97例)、奥施康定(105例)和芬太尼透皮贴剂(98例)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住院患者。美施康定治疗的开始剂量是20mg,q12h,奥施康定康定治疗的开始剂量是10mg,q12h,芬太尼透皮贴剂外用贴于皮肤平坦处,开始剂量为5mg,q72h,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爆发痛时马上给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并调整药品用量,直至患者满意的程度达到VAS0-3分为止。比较用药一个月后的镇痛疗效、不良反应及药品成本,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85%、94.29%、93.89%,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1395.26元、1429.82元、2108.3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71、15.16、22.43。结论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疗效相当,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美施康定是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美施康定 奥施康定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和尿白烯E4(LTE4)的水平变化.探讨IL-5和半胱氨酰白烯(cysLTs)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住院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为MP感染组(29例),同期在门诊作正常健康体检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30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5和尿LTEA的浓度。结果:IP感染组尿LTE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感染组血清IL-5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MP感染患儿血清IL-5的水平和尿LTFA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cysLTs在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IL-5可能不是MP感染的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白介素-5 白三烯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