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癌术中的运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2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返神经监测组(A组)100例(145根返神经),非返神经监测组(B组)100例(150根返神经).结果A组神经全程显露时间短于B组(10.5minvs15.3min,P<0.01);A组手术时间略短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5minvs82.3min,P>0.05);A、B组暂时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为5例、11例(P<0.05);A、B组永久性声带麻痹患者分别为1、0例(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运用神经监测技术有助于返神经的快速识别与保护,也可降低暂时性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术中神经监测 神经麻痹
  • 简介: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最严重手术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本文总结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甲状腺疾病术中行返神经探查的经验如下。

  • 标签: 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正>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予鼻(面)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在(BiPAP),每日2次,每次3~4h,连续3天。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PaO2、SaO2比较,P<0.01。示辅助通气能迅速提出高PaO2、SaO2,并有效降低PaCO2,能改善缺氧与二氧化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

  • 标签: 重症哮喘 BIPAP通气 平均血压 常规吸氧 解痉平喘 辅助通气
  • 简介:RLN的保护一直是甲状腺手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再次甲状腺手术中,因瘢痕粘连,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损伤率相应增加。本文通过比较RLN监测和常规显露,讨论其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甲状腺手术上神经(superiorlaryngealNerve,SLN)损伤发生率一般为0.42%.6.13%,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常被外科医师忽视。SLN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轻微,常误为喉头水肿、气管炎等。有的常因甲状腺术后音凋降低误诊为返神经损伤,

  • 标签: 甲状腺肿瘤切除 喉上神经 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Zuckerkandl结节与RLN之间的解剖关系,以降低RLN损伤风险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施行的280例甲状腺手术资料,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解剖甲状腺,观察Zuckerkandl结节的大小和分级,及与RLN的解剖关系并分型。结果共对280例甲状腺进行解剖。左侧成功解剖94.1%(128/136),右侧成功解剖96.4%(160/166)。2侧同时出现的为72.8%(220/302)。Zuckerkandl结节分级如下:0级:左11.8%(16/136),右11.4%(19/166);Ⅰ级:左30.1%(41/136),右25.3%(42/166);Ⅱ级:左44.1%(60/136),右43.4%(72/166);Ⅲ级:左8.1%(11/136),右16.3%(27/166)。2侧Zuckerkandl结节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Zuckerkandl结节分级在Ⅰ级以上者,左侧112例,其中A型90.2%(101/112),B型0.9%(1/112),C型7.1%(8/112),D型1.8%(2/112);右侧141例,其中A型92.9%(131/141),B型0.7%(1/141),C型5.0%(7/141),D型1.4%(2/141),左右2侧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Zuckerkandl结节分级与分型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存在一定差异性,以A型较多见。结论Zuckerkandl结节是RLN行径中一个重要解剖标识,但其毗邻结构解剖关系复杂,且RLN于此处变异及分支多见,此处入路显露神经易至RLN损伤风险增加。

  • 标签: Zuckerkandl结节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上神经外支(externalbranchoflaryngealnerve,EBSLN)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尤其是上极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其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声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因PTC行初次手术治疗并于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的139例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腺体上极者31例,位于其他位置108例。术后1周及1个月时评估患者发声功能。统计肉眼直视下与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nervemonitoring,IONM)技术辅助下EBSLN的识别率,比较甲状腺上极肿瘤与其他位置肿瘤手术中EBSLN的识别效率与损伤概率。结果139例术中共处理上极218侧(EBSLN218根),其中肉眼直视可识别145根(被IONM证实有126根(57.8%)),IONM可识别203根(93.1%),OR=8.27(χ^2=59.345,P=0.00)。同侧肿瘤位于上极的EBLSN中肉眼准确识别20/46(43.5%),IONM识别43/46(93.4%),位于其他位置的EBSLN,肉眼准确识别106/172(61.6%),IONM识别160/172(93.0%),肿瘤不同位置肉眼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IONM识别χ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4)。5例在术后1周出现声音低沉,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均无声音低沉、发声改变。结论IONM较肉眼直视可有效提高术中EBSLN识别比例,保证手术安全性。甲状腺上极肿瘤手术中EBSLN肉眼识别难度较肿瘤位于其他位置的手术更大,IONM可提供神经保护的更可靠依据,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喉上神经外支 甲状腺手术 术中神经监测 甲状腺上极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