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闭塞所致MCA不同供血区脑梗死的对比研究,为相关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由MCA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50%)和闭塞所致的新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为狭窄组(27例)和闭塞组(34例)。根据发病1周内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的结果,确定脑梗死的部位并进行对比。结果狭窄组和闭塞组单发性梗死分别为15例(55.6%)和8例(23.5%),多发性梗死分别为12例(44.4%)和26例(76.5%),P〈0.05。狭窄组和闭塞组单发性梗死中,小穿支动脉脑梗死为11例(11/15)和2例(2/8),P=0.039;多发性梗死中,穿支动脉脑梗死(PAI)合并皮质梗死(PI)为7/12和3/26(11.5%),P=0.005;多发性梗死中,PAI+PI+分水岭梗死为1例(1/12)和16例(61.5%),P=0.004;分水岭梗死分别为5例和23例,P〈0.001。结论MCA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闭塞所致的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差异,前者多引起单发性脑梗死,后者多引起多发性脑梗死。提示两者的发病机制存在不同之处。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改良模型。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制作MCAO模型;对照组采用Longa传统方法制作模型。比较两组模型制作的成功率、脑梗死体积及模型稳定性。结果改良后的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率和脑梗死体积分别为82.8%、(46±7)%,与对照组的89.3%、(48±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脑梗死体积变异系数为15.94%,对照组为16.21%,两组的模型稳定性相近。结论改良的大鼠MCAO模型是一种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脑缺血一再灌注模型。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患者170例共17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包括120个(69.4%)破裂动脉瘤和53个(30.6%)未破裂动脉瘤。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1)170例经过术前评估可以行血管内栓塞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2)18例(10.6%)患者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其中未破裂动脉瘤组4例(7.5%,4/53),破裂动脉瘤组14例(11.7%,14/12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101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3~48个月,未出现新发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未破裂动脉瘤组1例复发,破裂动脉瘤组4例复发。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技术。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病变的患者67例,根据置入的支架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Invastent组21例,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18.6个月;Apollo组17例,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19.5个月;Wingspan组29例,影像学检查平均随访15.1个月,对3组临床事件和影像学结果进行COX分析。结果67例患者共置入69枚支架,Invastent组、Apollo组和Wingspan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5.8%、100%和96.7%(P〉0.05)。Invastent组缺血性脑卒中和(或)死亡发生率15.8%,Apollo组为6.3%,Wingspan组为10.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随访Wingspan组再狭窄率虽高于Invastent组和Apollo组(33.0%72515.8%vs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ngspan支架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HR=4.37,95%CI:1.02~18.78,P=0.047)。结论与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比较,Wingspan支架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其与临床预后无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简介:目的通过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卒中事件的复发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82例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首发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根据TCD收缩峰血流速度,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3组:中度狭窄组(86例)、重度狭窄组(80例)、闭塞组(16例);根据头部CT、MRI检查所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将脑梗死分为3类:皮质区域内梗死、交界区梗死和深穿支动脉梗死.在发病6个月内随访,评估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复发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82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发病6个月内病变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卒中复发率为13.2%.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重度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率最高.不同梗死类型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以交界区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复发事件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密切相关(P=0.0015,0.0098).结论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卒中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脑梗死类型与患者卒中的复发有关.卒中复发机制可能与脑组织低灌注以及动脉栓塞有关.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症状性MC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CD、DSA随访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率。狭窄率判定标准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的方法,术后MCA狭窄率〉50%为再狭窄。按MCA狭窄长度分为〈5mm、5~10mm、〉10mm;按置入支架类型分为裸支架与药物支架。分析MCA狭窄长度、置入支架种类及危险因素与再狭窄的相关性。对有、无相关危险因素再狭窄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13例患者有161处狭窄,置入支架129枚。术前MCA平均狭窄率为(80.8±8.8)%,术后即刻平均狭窄率为(3.7±8.2)%。随访89例患者(78.8%),平均随访时间为(28.7±16.4)个月(3个月至5年)。TCD随访63例;随访26例。16例(16/89,17.9%)出现〉50%的再狭窄,其中病变长度〈5mm者再狭窄4例(4/39。10.2%),5~10mm者11例(11/47,23.4%),〉10mm1例(1/3)。置入裸支架后再狭窄15例(15/80,18.8%),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1例(1/9)。16例再狭窄患者伴糖尿病11例、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高血压4例、吸烟9例、饮酒5例及冠心病2例。有、无相关危险因素的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再狭窄原因可能与支架类型有关,不除外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治疗的初步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卒中数据库中注册的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例,均接受支架取栓治疗。1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8~83岁,中位年龄69(51,75)岁;合并心房颤动9例,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史4例,卒中史2例[此次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为1分],吸烟史8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28分,中位评分为15(11,22)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3~10分,中位评分为8(6,9)分;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例,心源性栓塞10例。分析其取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手术方式、血管再通、颅内出血等情况,并分析术后90d预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3级为血管成功再通;mRS评分0~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mRS评分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19例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137~545min,中位时间为265(184,347)min,穿刺至再通时间中位数为75(58,98)min;17例患者仅使用取栓支架,2例患者联合使用球囊再通,中位取栓次数为1(1,2)次;成功再通占比为16/19,3例为mTICI分级2a级。术后24hNIHSS评分1~30分,中位评分为17(4,21)分,出院时NIHSS评分1~30分,中位评分为11(2,15)分。7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其中1例为症状性颅内出血,另12例未发生颅内出血。90d时随访,19例患者中死亡3例,分别为脑疝形成、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各1例;mRS评分中位数为2(1,4)分,预后良好占比为11/19(包括成功再通者10例),预后不良占比为8/19(包括成功再通者6例)。结论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治疗效果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安全、有效,但结论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单侧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与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单侧ICA或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ICA18例,MCA14例)行1H-MRS检查,测量患侧和对侧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的波峰下面积,比较患侧和对侧各代谢物峰下面积比值NAA/Cho、NAA/Cr和Cho/Cr的差异,并观察有无乳酸(Lac)峰出现.结果1H-MRS显示患侧半卵圆中心的NAA/Cho、NAA/Cr低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ho/Cr高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例患者于患侧检测到Lac峰.结论^1H-MRS能够早期发现ICA或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缺血脑组织的代谢异常,从代谢产物角度评价脑缺血程度,对于早期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发6例。27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2个分支吻合,1例行双侧手术。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术后采用CTA、DSA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并采用TCD、CT灌注评价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①吻合口通畅情况:27例患者吻合口全部通畅。7例DSA复查显示,与间接手术相关的脑膜动脉和颞中深动脉均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新生血管吻合。②脑血流改善情况:26例术后1周内复查CT灌注成像,显示吻合侧血流量、血容量及血流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侧。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血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6例出血患者随访至今,未再有出血。④并发症:1例Ⅳ型患者术后第3天CT复查显示,距吻合口约3~4cm的前方左侧额叶出现新发小片梗死灶。全部患者未出现由于破坏原有自发血管吻合、颞肌占位效应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对脑烟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大脑中动脉(MCA)急性闭塞患者脑缺血溶栓血流分级(thrombolysisinbrainischemia,TIBI)。方法选择符合溶栓适应证(≤6h)、TCD诊断为MCA急性闭塞的患者36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观察患者溶栓前、后TIB1分级变化情况,评价TIB1分级与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36例患者中,溶栓前TIBI分级0~1级21例(58.3%),2~3级15例(41.7%)。溶栓后次日TIBI分级0~1级7例(19.4%),2~3级14例(38.9%),4~5级15例(41.7%);溶栓总有效率为63.9%(23/36)。②溶栓前TIBI血流分级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829,P=0.000)。③溶栓后的TIBI血流分级与Rankin评分呈负相关(r=-0.57,P=0.001)。结论TIBI分级与MCA急性闭塞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能够反映溶栓效果,有助于判断预后。
简介: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0~81(66.4±8.0)岁。术前及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调脂治疗,采取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的支架成形术,术后6个月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支架再狭窄情况,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靶血管供血区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0%,术前及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86.6±10.0)%、(29.9±13.2)%。围术期发生1例(1.8%)穿支脑梗死事件,术后随访期有1例脑出血,2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6%。有36例(65.5%)患者接受了DSA复查,血管狭窄率为(34.3±22.8)%,8例(22.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是安全的,且能有效预防供血区脑卒中复发。
简介:目的观察症状性单纯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卒中复发、临床预后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症状性单纯MCA狭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影像资料,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同侧卒中复发及血管动态改变情况。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16例(20.0%)随访期出现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56例(70.0%)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70例完成脑血管评估的患者中,27例(38.6%)随访期出现血管狭窄程度的动态改变,其中进展12例(17.1%),缓解15例(21.4%)。结论症状性单纯MCA狭窄患者首次缺血性卒中后有较高的同侧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但相对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首次缺血性卒中后6个月内大部分患者血管状态稳定,但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管狭窄的进展或缓解。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一直被认为是安全的保障。CEA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或搏动指数增高,被认为是颅内出血或过度灌注的预测因素。为了明确了解这一监测指标的有效性,有学者使用TCD监测CEA术前、颈动脉阻断前、解除阻断后1、10min和术后30min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该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两个时期组:A组(1995-2007年)对CEA术后高血压的处理尚无正式的指南性文件。B组(2008-2012年间)指南中提到对术后高血压进行治疗。结果显示,A组中1.1%(11/1024)的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或过度灌注,明显高于B组的0例(0/426,P=0.02)。
简介:1研究背景1967年,Yasargil等首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1],以颅外-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arterybypass,EIAB)为代表的血运重建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段曾风靡一时。198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论--EIAB并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2]。短时间内,EIAB治疗脑缺血的病例数急剧减少,但部分学者始终未放弃对此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由于精确定量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方法的出现,对1985年的临床试验结论进行重新评价的呼声不断,北美国家和日本已经开始了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工作[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