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儿男,8岁。2006年12月30日因“发作性头痛、言语不利、记忆力减退1个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患儿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前额部疼痛,每次持续约10min即自行缓解,反复发作10余次,同时伴记忆力减退,不能说出熟人名字和做简单的算术题。患儿发病前4d有低热,体温为37—37.5℃。于当地儿童医院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及血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头部MRA诊断为动脉炎。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阿昔洛韦、甘露醇、生脉、地塞米松”治疗5d。患儿记忆力较前好转,能说出熟人名字,前额部不适较前缓解,但仍不能计算简单算术题。发病第14天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腰椎穿刺及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简介:目的探讨双向Glenn手术在治疗儿童功能性单心室类型的复杂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0年10月,共有15例患儿在我院接受双向Glenn手术,年龄1~13岁,平均(4.94±3.18)岁,体重10~29kg,平均(15.13±5.71)kg。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右心导管术及心血管造影术确诊,结合手术中探查确认不宜一期生理矫治。SVC-RPA端-侧吻合10例;SVC与MPA端-侧吻合2例;LSVC-LPA端-侧吻合2例;LSVC-LPA端-侧吻合及RSVC-RPA端-侧吻合1例。同期1例行ASD扩大、1例行PDA结扎、1例合并TAPVC者行肺静脉回流口扩大。结果有1例术后早期死于急性肺水肿,全组病死率为6.7%。术后SaO2较术前明显上升,P<0.01。1例于术后6个半月死于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口阻塞。结论双向Glenn手术效果良好,作为姑息手术为二期Fontan类手术创造条件;也可作为部分高危患儿的终结性姑息手术。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除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律除颤器(ICD),测R波幅度5.7mV,感知灵敏度0.5mV,电极阻抗420Ω,程控诱发室速室颤感知11秒,20J放电一次转复成功,术后半年平稳.于2003年4月~8月间,自感间断4次电击感,ICD程控资料显示:快速房扑,超过设定心率上限频率,误放电(5~10J)4次,均终止.后程控打开,增加QRS宽度识别,减少抗心动过速起博次数,增加放电能量,调整为8、16、20、30、30J能级,同时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控制心室率,至今未再放电.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成都卒中登记库,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性脑梗死后1周内入住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将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对出血转化患者,依据是否伴有症状、体征加重分为症状性出血转化组(SHT组)和无症状性出血转化组(ASHT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入院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1的变量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598例,249例(9.6%)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其中28例(1.1%)为SHT。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男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饮酒及吸烟比例、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急性卒中治疗Orgl0172试验(TOAST)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T组与ASHT组比较,所有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转化独立影响因素为高脂血症(OR:0.588,95%CI:0.374~0.924,P=0.021)、心房颤动(OR=3.188,95%CI:2.159~4.707,P〈0.001)、血糖(OR=1.081,95%C1:1.044~1.119,P〈0.001)、NIHSS评分(OR=1.305,95%CI:1.170~1.455,P〈0.001),高脂血症与出血转化呈负相关,心房颤动、血糖、NIHSS评分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TOAST分型中,相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与出血转化呈负相关(OR=0.315,95%CI:0.167—0.5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去除自变量心房颤动,则TOAST分型中,对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心源性栓塞型卒中与出血转化呈独立正相关(OR=2.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住院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并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BNP水平值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值(161.23±52.12ng/ml)低于对照组患者(RO.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一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正常的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电图病理性Q波形成,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1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中,4例患者有自发性冠状动脉痉挛,表现为冠状动脉造影时严重狭窄但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狭窄消失.1例女性患者既往有下肢动脉栓塞病史,经血液系统进一步检查证实为蛋白C缺乏症.1例患者为粒细胞增多症,3例患者为血小板增多症.另有1例患者有肺癌病史,考虑可能与肺癌相关的高凝状态有关.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但罪犯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为1.85%(17/918).此类患者平均年龄为44.2岁,男性为主,占88.2%(15/17),吸烟比例高达82.4%(14/17),其中吸烟患者中男性达92.9%(13/14),与非冠状动脉正常的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但罪犯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54.4%±9.6%vs.45.8%±8.8%,P<0.01).另外,造影正常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而造影异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60/9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但冠状动脉正常患者以男性为主,多有吸烟史,同时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者较多见,但大部分心功能状态良好,住院期间未见严重主要心血管事件.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2000年1月-2010年9月的病例资料,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动脉内溶栓576例,其中男416例,女160例,平均年龄(55±10)岁.对前、后循环病变的治疗时间窗分别为(5.1±1.8)、(9.1±2.2)h,尿激酶剂量分别为(82±21)、(104±15)万U.结果①颈内动脉系统闭塞389例,病例再通率为61.7%,辅助球囊扩张或支架置人68例,溶栓术后2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改善率为66.1%,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13.3%;②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101例,再通率为64.3%,辅助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30例,溶栓术后2周mRS改善率为43.6%,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5.0%;③脑血管造影阴性86例,占总病例的14.9%.结论颅内外动脉闭塞经溶栓后,再通率、mRS改善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显示,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简介:目的探讨单导管标测指导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VPC)、室速(VT)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导管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RVOT室早、室速患者共40例,男女比例1.0∶1.2,平均年龄(42.3±16.3)岁,发病时平均年龄(38.1±16.1)岁.结果40例中单导管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起源于间隔部24例,游离壁16例.射频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即刻成功率为92.5%,随访(17.7±3.6)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16.2%),总成功率为77.5%.结论特发性RVOT频发VPC、VT间隔部起源多于游离壁.单导管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RVOT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
简介:缺血性卒中是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证实,发病4.5h内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1],但可发生出血转化,引起患者早期死亡或对神经功能恢复产生不良影响。t-PA治疗24~36h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为1.7%~6.4%[2]。脑缺血可导致局灶性大脑功能迅速丧失,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可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的经验,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科2000年1月-2010年9月,行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的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疗效、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①所有患者均在动脉溶栓后行血管成形术,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血管再通率达100%;②围手术期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内血肿9例,动脉夹层8例,急性/亚急性再闭塞4例,前、后循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患者术前NIHSS评分为16.1±3.8,术后90dNIHSS评分为6.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90d预后良好者有60例,预后中等者有18例,预后差者有20例,其中死亡12例.后循环患者预后差的比例高于前循环患者(46.7%对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循环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前循环患者(26.7%对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可以提高早期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目的分析合并大脑后动脉(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方法共纳入27例合并PCA病变的烟雾病患者,根据DSA检查结果,判定27例患者54侧的半球的铃木分期,及54支PCA的病变程度。27例患者均接受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检查,记录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3~4个感兴趣区的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各个脑区rCBF与小脑的rCBF的比值作为各个脑区rCBF的相对值。判定PCA病变程度、不同铃木分期对各脑叶rCBF相对值的影响。结果①随着PCA病变程度的加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的rCBF相对值均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顶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4±6)高于中度(63±9)、重度病变(60±17)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枕叶轻度PCA病变的rCBF相对值(72±7)高于中度(65±9)、重度病变(60±15)PCA的rCBF相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铃木分期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基底核区rCBF相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脑叶的rCBF相对值随着PCA病变程度加重而下降,但与铃木分期的病变程度无关。脑血管后循环病变可能是影响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水平的重要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单枚自膨式支架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枚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狭窄率≥70%)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狭窄率≥50%)的患者21例。术中将1枚自膨式开环支架的头端放置于椎动脉V1段的中远端,尾端放置于锁骨下动脉的近端。术后6~12个月行CT血管成像(CTA)和(或)DSA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全部支架成功置入,椎动脉平均狭窄率由术前(87.1±5.7)%降至(7.4±6.4)%(中位数5%,范围0%~20%),锁骨下动脉狭窄率由(61.9±8.4)%降至(4.5±5.7)%(中位数0%,范围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中发现1例(4.8%)患者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率约50%),但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4.8%)术后6个月再发眩晕,复查CTA和DSA,显示支架压缩合并椎动脉闭塞。结论单枚自膨式支架置入同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合并邻近锁骨下动脉狭窄,技术可行且安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压缩的发生率较低。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高血压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20例(C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20例(A组)和银杏叶片组20例(G组);C组:常规服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或利尿药,A组在C组基础上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G组在C组基础上加银杏叶片,选择同期2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为正常对照组(N组),N组常规服谷维素。各组治疗疗程1年。治疗前后各组均抽血清测TGF-β1浓度,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质量(LVM)。结果:G组TGF-β1浓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均低于C组(P均〈0.01),TGF-β1浓度与LVMI和LVM均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银杏叶片下调TGF-β1浓度,抑制高血压病患者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