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胆囊造瘘术,研究组患者首先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择期再行胆囊切除术。结果经过治疗,结果证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腹痛缓解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上效果皆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能够快速有效缓解症状,有效控制感染,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比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较快,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超声引导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急性结石胆囊炎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前景,特别适用于胆囊切除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开腹术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肾绞痛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经保守治疗后出现疼痛反复发作、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有11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9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1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患者有9例结石排净,2例碎石后有轻微疼痛,经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后疼痛消除;39例行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有32例患者取石碎石后经引流成功,4例输尿管水肿、狭窄导致输尿管镜无法通过,采用输尿管导管向外引流,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例引流后1周再次复查,经输尿管检查联合碎石术,结石排净,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输尿管镜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肾绞痛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可靠较高,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输尿管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护理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95.59±0.99)分、(22.77±7.13)小时、(5.26±2.15)天,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腹腔镜 保胆取石 胆囊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采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285例。结果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4.39%(269/285)。结论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患者男性,26岁。因大量饮酒20小时后,心悸3小时就诊。20小时前,与朋友聚会,先后饮52度白酒约750克和啤酒约5升,当时无明显不适。于3小时前,出现心悸、呈持续发作,伴头昏、乏力、胸闷,无咳嗽、无恶心、呕吐、腹癌、晦泻。无晕厥、意识障碍等表现,查体:体温36.5℃,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心动过速 自主性 室性 持续性发作 大量饮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间腹腔镜胆囊切术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术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术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术,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腹壁
  • 简介:患者男性,59岁。因活动后气短憋气7年,加重7天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15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90/60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75次/分,律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Ⅱ/Ⅵ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Ⅱ/Ⅵ级舒张期杂音,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查超声心动图示:肺栓塞,三尖瓣大量返流。肺动脉压约100mmHg,右心功能减低。心电图记录于发病当天,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右束支阻滞 交替性 舒张期杂音 心电图记录 肺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化脓胆管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入院患者采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补液治疗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细致地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8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除1例因术中死亡外,无手术后死亡病例。

  • 标签: 高龄急性 胆管炎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正常的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电图病理性Q波形成,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1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中,4例患者有自发性冠状动脉痉挛,表现为冠状动脉造影时严重狭窄但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狭窄消失.1例女性患者既往有下肢动脉栓塞病史,经血液系统进一步检查证实为蛋白C缺乏症.1例患者为粒细胞增多症,3例患者为血小板增多症.另有1例患者有肺癌病史,考虑可能与肺癌相关的高凝状态有关.急性Q波心肌梗死但罪犯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为1.85%(17/918).此类患者平均年龄为44.2岁,男性为主,占88.2%(15/17),吸烟比例高达82.4%(14/17),其中吸烟患者中男性达92.9%(13/14),与非冠状动脉正常的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Q波心肌梗死但罪犯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54.4%±9.6%vs.45.8%±8.8%,P<0.01).另外,造影正常组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而造影异常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60/9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但冠状动脉正常患者以男性为主,多有吸烟史,同时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者较多见,但大部分心功能状态良好,住院期间未见严重主要心血管事件.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心律失常的演变特点。方法:对14条采用闭胸式微珠法建立犬AMI模型后的室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观察到在急性期有7条犬因急性心律失常或急性左心衰死亡。存活的7条犬在48h内室异位搏动总量达到最大,48h后逐步减少,在7h后明显减少,15h后基本恢复,结论:在AMI的亚急性后期或慢性期,心外膜下存活的心肌对缺血状况的适应有个改善的过程。

  • 标签: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演变 AMI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低氧血症对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分成3组。测定各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并分析其PaO2与血清心肌酶水平的相关。结果:重度低氧血症组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中度低氧血症组和轻度低氧血症组(P〈0.0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PaO2水平与对应的血清心肌酶呈直线负相关(r=-0.67~-0.87,P〈0.01)。结论:低氧血症可导致COPD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增高,且动脉血氧分压与相应的心肌酶呈直线负相关。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低氧血症 酶类
  • 简介: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搜山虎等均属乌头属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乌头碱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亲脂性强,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故乌头类中草药药酒中浓度最高。乌头碱在体内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中毒迅速,一般中毒剂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急性乌头碱中毒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现将我院ICU收治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伴顽固心律失常患者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乌头碱中毒 顽固性心律失常 中草药药酒 二萜类生物碱 恶性心律失常 雪上一枝蒿
  • 简介:长期以来,心电图在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诊断上明显受限。本文报道一例间歇完全左束支阻滞掩盖ACS患者,因其束支阻滞间歇出现,原本被完全左束支阻滞掩盖的ST-T改变及异常Q波得以暴露,避免了ACS的漏诊。

  • 标签: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 Sgarbossa诊断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7月发病〈4.5h的轻型脑卒中患者108例,其中溶栓组38例,未溶栓组70例。将轻型脑卒中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4dNIHSS评分判断疗效,90d随访时改良Rankins量表评分判断预后,比较2组颅内出血及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疗效和预后。结果溶栓组和未溶栓组治疗后14d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和1.4%(P=0.28),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6%和1.4%(P=1.00),病死率分别为5.3%和4.3%(P=0.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溶栓组发病后90d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未溶栓组(63.2%vs24.3%,P〈0.01)。结论rt-PA静脉溶栓用于治疗轻型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颅内出血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临床上急性血栓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右心功能障碍和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其目前主要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层。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急性血栓肺动脉栓塞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全球每年确诊的病例数约数百万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生部位可以单一也可以是多个部位,临床上误诊及漏诊率极高。

  • 标签: 肺栓塞 心室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 抗凝药 肌钙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目的评估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方法1995年3月至1999年6月收治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6±9)岁发病时间<6h者57例,6~9h4例,9~12h1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1例)用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差值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急性期并发症,采用Barthel指数及死亡率评估患者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溶栓组急性期出现大量脑出血、全身出血及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分别为3%、19%和26%随访3个月,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溶栓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改善3个月时的预后;溶栓治疗的急性期有一定的并发症.特别是症状再加重的发生率较高。

  • 标签: 脑梗塞 溶栓治疗 尿激酶 并发症
  • 作者: 张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医师在线》2021年第29期
  • 机构: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急诊科,江苏 徐州 221000
  • 简介: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及分析其安全。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20)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n=20)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的高,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00%,较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替格瑞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plateletvolume,MPV)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23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55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91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照患者的MPV、血小板压积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ACS患者包括非sT段抬高ACS(nonSTelevatedACS,NSTEACS)亚组135例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亚组95例。结果ACS组[(10.26±1.19)fL135.(9.79±1.37)fL,P〈0.05;(10.26±1.19)fLvs(9.72±1.40)fL,P〈0.05]及NSTEACS亚组J(10.19±1.24)fLvs.(9.79±1.37)fL,P〈0.05;(10.19±1.24)fL%(9.72±1.40)fL,P〈0.05]和AMI亚组[(10.35±1.11)fL%(9.79±1.37)fL,P〈0.05;(10.35±1.11)fLUS.(9.72±1.40)fL,P〈0.05]的MPV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S组10.21(0.08)%VS.0.23(0.08)%,P〈0.05;0.21(0.08)%vs.0.24(0.10)%,P〈0.05]、NSTEACS亚组[0.21(0.09)%vs.0.23(0.08)%,P〈0.05;0.21(0.09)%vs.0.24(0.10)%,P〈0.05]及AMI亚组[0.21(0.08)%vs.0.23(0.08)%,P〈0.05;0.21(0.08)%眠0.24(0.10)%,P〈0.05]的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S患者MPV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75,P=0.008),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181,P=0.008),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r=-0.157,P=0.01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PV的预测因素依次是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P〈0.01)。结论ACS患者MPV显著升高,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高密�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 糖尿病 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ST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5~70岁,平均(65.32±0.34)岁。根据治疗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非事件组(n=32)及事件组(n=28)。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44~72岁,平均(65.48±0.35)岁。检测入选者NT-proBNP、ST2水平。出院后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事件组NT-proBNP和ST2水平分别为(10864.72±241.67)ng/L和(0.67±0.15)μg/L,明显高于非事件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ST2水平呈正相关(r=0.635,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血清ST2呈高表达,且ST2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

  • 标签: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前体 ST2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