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应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凯时)对56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明显减轻,运动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SCV)均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PGE1 LIPO 疗效观察 治疗 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将初诊9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饮食运动指导。治疗组50例,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50mg口服,一日2~3次,连续18周,观察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除HDL—C上升外其他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阿卡波糖治疗IGT减低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血脂代谢。

  • 标签: 阿卡波糖 治疗 糖耐量减低(IGT)
  • 简介: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年龄35~60岁。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诺和锐30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其注射比例分别为:1组:早:中:晚=1.5~2:0.5:1;2组:早:晚=1.5~2:1;3组:早:中:晚=1:1:2;4组:早:晚=1:1。观察2周。结果:其疗效分别为1组〉2组〉3组〉4组。结论:门冬胰岛诺和锐30按早:中:晚=1.5~2:0.5:1或早:晚=1.5~2:1比例更回适合中国人群。

  • 标签: 诺和锐30 注射比例 注射次数
  • 简介:将MICU中存在高血糖的患者60例,以普通胰岛素静脉泵控制24~48小时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来得时皮下注射或加餐前短效人胰岛素方法控制血糖,对照组继续以普通胰岛素静脉泵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血糖波动的范围,测血糖的次数,发生低血糖的次数,患者使用胰岛素量,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来得时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胰岛素静脉持续注射治疗,方便、安全。

  • 标签: 来得时 高血糖 MICU
  • 简介:我们采用中药辨证方案治疗DN取得明显疗效,且在改善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治疗后2月、6月其患者症状、病情及各指标稳定性较好,体现了中药灌肠治疗DN也应重视辨证的优势和特色。

  • 标签: 中药 辨证灌肠 糖尿病肾病(DN)
  • 简介:对60例糖尿病随机分成运动组30例,平均年龄57.0±7.3岁,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同时,施以医疗步行6个月,对照组为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的30例年龄为57.5±7,3岁。结果:运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BG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P〈0.05或0.01),HDL—C及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结论:医疗步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恢复胰岛索的敏感性。其作用优于单纯药物和饮食疗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医疗步行 疗效
  • 简介:对收治的42例GDM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状况、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人多具有高危因素,部分病人有2种以上,33.3%的孕妇生产巨大儿。治疗首先采取饮食和运动治疗,每周2次监测空腹血糖及3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量,直至满意。对出生的新生儿注意监测血糖。结论:GDM对母儿的危害是大的。

  • 标签: 高危因素 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GDM) 胰岛素
  • 简介:将128例人临床路径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运用过程评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方案执行正确率、住院天数、总费用有无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结构得分明显升高,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住院总费用下降,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优秀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运用过程评价干预,能够增强护理路径实施效果,使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总费用下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过程评价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165例SF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诺和灵强化治疗,维持血糖达标56天,结果:各时相PG明显下降(P〈0.01),INS、C-P水平提高(P〈0.01),HbA1c下降(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恢复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 标签: 继发失效(SFS)胰岛素泵(CSII) 多次皮下注射(MSII)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科学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的为55.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并发糖料病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要多方面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胸外科 糖尿病 临床护理
  • 简介:6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生理盐水250ml+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滴;对照组33例,给予生理盐水250ml+654~20mg静滴,2月一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银杏达莫可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及神经病变,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足 银杏达莫 治疗
  • 简介:采用PCR-RFLP、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4个有明确母系遗传史的糖尿病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筛查。结果14例先证者及对照组均未检出A3243G等3个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家系成员发现携带G3316A突变,T3394C突变,三例均为健康携带者。结论G3316A突变、T3394C突变不是糖尿病的独立致病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家系 线粒体 DNA 突变
  • 简介:将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诺和龙20例),对照组(诺和锐3020例),疗程3个月,评价及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服药期间的副作用。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FBG、2hPBG、及HbA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结论诺和龙与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时都能取得良好效果,诺和龙低血糖现象发生较少,相对较安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诺和龙 诺和锐30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检测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60例健康对照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结果糖尿病组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只有TC、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考虑此结果与常见的糖尿病患者血脂特点TG高与HDL低不同的原因为:糖尿病不同的血糖异常阶段、年龄、肥胖、饮酒、应用雌激素、糖尿病、肾病等有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血脂异常,常见的是混合性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在治疗时要注意血脂的达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 简介:将血压正常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5粒,3次/日,均治疗12周。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肝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治疗后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中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及血糖控制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12月从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3个月的时间后,通过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测量观察与疗效评价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FBG、2hPBG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更为有效的控制、降低患者血压,具有临床推广与实践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综合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1型糖尿病患者23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11例)和利拉鲁肽组(12例),二甲双胍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25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g/次,3次/d;利拉鲁肽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剂量0.6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TG、TC、SBP和DBP及血糖的稳定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HbA1c)均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BMI及血浆TG、TC无明显变化(P〉n05);利拉鲁肽组降低FPG、HbA1c)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P均〉n05),但降低2hPG及降低SBP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利拉鲁肽组患者血糖水平和达标率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P〈0.01)。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SBP,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增加血糖的稳定性,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

  • 标签: 利拉鲁肽 糖尿病 1型 胰岛素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