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重构的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腔内修复术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基础情况、腔内修复术过程和随访情况。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CT血管造影测量的远端主动脉各节段直径,包括膈肌(diaphragm,DP)水平、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水平、肾动脉(renalartery,RA)水平和腹主动脉分叉(aorticbifurcation,AB)水平。结果所有入组患者近端破口均位于降主动脉,夹层撕裂范围局限于降主动脉13例(13.4%),沿着主动脉长轴顺向撕裂至腹主动脉32例(33.0%)、撕裂至髂动脉52例(53.6%)。58例(60%)存在内脏动脉受累,但无内脏缺血现象。远端主动脉四节段直径分别为DP(31.9±4.6)mm,SMA(27.4±3.8)mm,RA(24.4±3.9)mm和AB(21.3±3.5)mm。TEVAR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早期随访共76例,61例(80.3%)患者支架段完全血栓形成,56例(78.9%)患者远端主动脉段存在开放假腔。主动脉各节段中DP直径降低至(30.05±6.4)mm,而RA及AB主动脉较术前轻度扩张。中期随访60例,46例(76.7%)患者支架段主动脉完全血栓化,28例(46.7%)远端主动脉仍有假腔开放,远端主动脉各节段直径较术前早期改变不明显。术后早期DP直径较术前DP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TEVAR术后远端主动脉重构不尽相同,膈肌段主动脉直径稍缩小,远端主动脉仍有扩张趋势。多数患者支架段假腔血栓形成,重构满意。
简介:目的研究喜恩开治疗的轻度到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轻度到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对照组36例,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32例,服用喜恩开。应用MMSE、ADL、ADAS—cog等神经心理学量表判断临床疗效。以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技术观察脑血流储备能力。结果ADAS—cog评分:研究开始时,研究组36.4±5.8,对照组35.7±5.2,P〉0.05;三个月后,研究组33.1±4.2,对照组29.9±3.8,P〈0.05。MMSE评分:研究开始时,研究组16.7±3.5,对照组16.3±3.7,P〉0.05;三个月后,研究组17.4±4.6,对照组15.5±3.3,P〈0.05。ADL评分:研究开始时,研究组45.7±7.5对照组45.0±6.9,P〉0.05;三个月后,研究组43.1±4.6,对照组45.8±7.3,P〈0.05。头颅SPECT研究表明,喜恩开能够有效改善A型患者的基础低灌注状态,改善B型患者低代谢状态,改善C型患者隐匿性脑缺血状态。结论喜恩开可能通过改善大脑的脑血流储备能力,具备改善轻度到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简介:目的利用有创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级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年龄85~9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7mL/Kg)。对照组根据CVP和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行补液治疗,当CVP<5cmH2O、MAP<65mmHg时适当加速补液,至CVP>5cmH2O、MAP>65mmHg时停止补液。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监测中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每搏量变异率(strokevolumevariation,SVV)。当CI<2.5L/min/m^2、SVV>13%时适当加速补液,同时注射麻黄碱0.2mg/kg,至SVV<13%时停止补液。分别于入室时、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60min时和缝合时记录2组MAP、HR和CV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目标治疗导向液体补液和小剂量升压药后MAP和CVP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时和手术60min时MAP及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对照组插管后HR和MAP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切皮时HR和MAP低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P<0.05)。缝合时2组患者的MAP、HR和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在有创心排量监测下,通过有效补液和应用升压药,CVP可以很快回升,而HR和血压波动较小,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脉造影患者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性别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30例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采集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吸烟、高血压病、收缩压、舒张压、2型糖尿病病史;测定肝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r-GT、血脂,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f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以SPSS1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两组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组均数进行ANOVA方差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AS组)年龄较无病变组(C组)大,且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AS组较C组高,血AST、r-GT、空腹血糖亦高于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但两组中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四组后发现,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AST、总胆固醇(TC)、FBG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与TC、AST、r-GT呈线性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结论年龄、性别是老年冠心病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女性雌激素的代谢效应有关。在其他危险因素中,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肝酶升高、血脂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调节蛋白(sTM)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增厚组(IMT〉0.9mm)61例和对照组(IMT≤0.9)28例,分别检测血Hs—CRP、sTM、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加以分析。结果IMT增厚组和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脉压、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T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IMT与收缩压、脉压、UA、TC、LDL—C、Hs—CRP、sTM呈正相关,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脉压、LDL—C、Hs—CRP独立相关。结论高Hs—CRP与脉压增大、高LDL—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本世纪在心血管药理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发现与合成,从1977年合成第一个口服的ACEICaptopril至今,已有二十几种ACEI制剂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对现化心血管医学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它在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心室肥厚,心梗,糖尿病肾病等的治疗中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另外,它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RS),动脉粥样硬化(AS)诸方面也显示了极大的潜力.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男性人群血清活性维生素D含量和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体检的60岁及以上男性137例,运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含量,根据检测值将其分为高、中、低值3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疾病史、钙磷代谢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并测定动脉硬化指标,包括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臂踝指数(ABI).分析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浓度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人群的一般情况、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P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I在3组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ABI和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5).结论老年男性中,活性维生素D的含昔与baPWV无相关,而与ABI呈负相关关系,提示活性维生素D和早期动脉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SCH)与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SCH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设对照组42例,分析比较2组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增高(P〈0.05);hs-CRP亦显著增高(P〈0.05),Hcy水平增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老年SCH患者存在血脂紊乱、高C反应蛋白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提示老年SCH患者存在更明显的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基础,可能预示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对43例正常人及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分析日内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色对差(MODD);并用多普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将糖尿病者分为A组(IMT〈0.8mm)和B组(IMT≥0.8mm),与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P〈0.01);B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百分比、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lC、BMI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A组有增高(P〈0.05或P〈0.01);IMT与负2h血糖的相关性最强(r=0,88,P〈0.01),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2)T2DM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IMT增加(P〈0.001);而CGMS显示的24hMBG、MAGE与IMT的相关性强(r=0.181,P〈0.01).(3)HbAlc与MBG呈正相关(r=0.82,P〈0.01),而与MAGE、NGE及MODD均不相关。(4)研究还证明:CGMS观测值与血浆葡萄糖值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均呈正相关(r=0.93,r=0.95,P均〈0.001)。结论T2DM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血压、血糖、血脂、HbAlc及IMT有关,而且与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密切关联,相似的HbAlc水平其血糖漂移的程度可以不同,而血糖漂移幅度大的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