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所检出的高风险因素,以提高个性化指导,降低出生缺陷。方法选取2016年广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5474例(女性2748例、男性2726例)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服务对象,检查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9项、病毒筛查4项、妇科超声常规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早孕和妊娠结局随访。结果高风险人群占24.30%(1330/5474),女性占36.28%(997/2748),男性占12.22%(333/2726)。高风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女性〉35岁(含与其他因素共存)占22.16%(609/2748);体质量指数异常占7.27%(398/5474)(女性233例、男性16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占3.49%(191/5474)(大三阳24例、小三阳131例、其他36例);男方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占1.43%(39/2726);女性生殖系统异常占1.20%(33/2748);中度以上贫血(含地中海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占0.55%(15/2748);不孕不育占0.42%(23/5474);分娩过出生缺陷儿占0.36%(10/2748);不良妊娠结局占0.36%(10/2748);内科疾病占0.27%(15/5474);自身缺陷占0.25%(7/2748);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占0.07%(4/5474);精神疾病占0,07%(4/5474);Rh阴性占0.07%(2/2748)。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被检出的高风险因素较多,并且女性高龄、体质量指数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偏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简介:目的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的频率,类型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因孕中期产前筛查高风险的6358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6358例羊水细胞分析中,异常病例247例,检出率3.85%。其中126例21-三体(51.01%),35例18-三体(14.17%),1例13-三体(0.4%),26例性染色体异常(10.53%),59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3.89%)。结论目前在产前筛查高风险的人群中,羊水染色体分析为金标准,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分析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简介: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筛查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病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对沈阳地区153910例怀孕15~20+6周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进行母血清常规二联筛查,风险值计算21-三体以1/270,18-三体以1/350为切割值,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结果153910例筛查中有8559例为高风险病例,占筛查总人数的5.56%。其中3546例进行染色体分析(占高风险总数的41.4%),发现76例异常核型,其中21-三体21例,18-三体15例,性染色体异常11例,其他核型异常29例,异常发生率2.14%。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羊水穿刺在产前筛查无创高风险病例中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产前筛查无创高风险孕妇中抽选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产前筛查中采取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对比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和后续的随访结果。结果: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性染色体异常诊断准确率为100.00%,21-三体综合征准确率为97.50%,18-三体综合征准确率为96.00%,13-三体综合征准确率为95.65%,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7.22%,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诊断准确率与临床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筛查无创高风险病例中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中采取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可以很好地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准确率较高,从而更好的推行优生优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腺瘤和腺肌病的疗效和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热凝固器,将射频定点介入到子宫病灶内,使病变组织热凝固坏死吸收,治疗直径小于5.0cm的子宫肌腺瘤122例、子宫腺肌病56例.结果经妇科检查和B超诊断,本组子宫肌腺瘤平均直径3.9cm、子宫腺肌病病变肌层平均厚度为4.0cm,2~3个月后病灶直径不同程度的缩小,痛经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18个月,对子宫肌腺瘤总有效率为93.3%,子宫腺肌病为96.4%.结论B超介入射频热凝固器微创治疗肌腺瘤和腺肌病等子宫良性疾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切除子宫带来的痛苦,对月经无明显不良影响.与其他非手术方法比较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疗效高、住院时间短和费用低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乳腺癌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建立在不同国家和学术组织的研究基础上的,所以适用的人群不同,侧重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资料也各有不同。随着对乳腺癌患病危险因素研究的深入,纳入更多相关因素如乳腺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等,有可能提高现有模型的预测能力。现有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方面的指南如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国家健康和保健研究所(NICE),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划分出高危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所有人群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方面的预防,高危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非常高危者还可以考虑预防性乳房切除。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使用SPSS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各种临床风险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7—83岁(中位年龄41岁),良性40例,交界性24例,恶性2例。局部复发15例,其中12例复发发生于区段切除术。在不同手术方式、不同组织学等级的叶状肿瘤患者之间,复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为保护因素(RR=0.151),扩大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者的复发风险较区段切除术者下降至66/1000和53/1000;组织学等级为危险因素(RR=5.803),恶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分别为良性肿瘤者的12.26倍和4.37倍。结论恶性程度高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影响预后。叶状肿瘤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应选择切除范围扩大的手术方式,尤其是对恶性程度高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