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例1男,17岁.因头痛3个月,发热、呕吐20余天,于1994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出现间歇头痛,以右颞部为主,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20余天前复发,呈持续剧烈头痛,并伴发热、呕吐,体温38℃左右,病情渐进加重.既往有劳累后气急、口唇发绀等症状,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无中耳乳突炎病史.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脑脓肿 血液黏稠度 脑组织
  • 简介:目的介绍大脑实质转移样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2006年4月20日收治的1例大脑实质转移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既往史以及神经病理学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左侧颞顶部阵发性胀痛伴双眼视物不清,短暂失语1月余;MRI检查显示左侧颞后叶肿物,拟诊为转移脑肿瘤。3年前因胃贲门部、胃小弯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行根治全胃切除术:手术后8个月B超和CT检查发现内多发性转移癌,施行动脉血管栓塞术。对左侧颞叶转移灶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存档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肿瘤呈实结节状生长、多角形上皮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圆,核仁明显,结节间有血窦样裂隙似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胎蛋白阳性,肝细胞石蜡1单克隆抗体阴性,证实二者均为胃样腺癌。结论首次报告胃样腺癌大脑实质转移病例。提示,对于转移癌的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需应用成组抗体.避免与肝细胞癌转移相混淆;尤其有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侵袭或转移至其他脏器的患者,应密切注意监测转移的发生.

  • 标签: 脑肿瘤 胃肿瘤 肝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1病例资料女性,5.5岁。因反复癫痫发作1年入院。2017年2月20日午睡中突然呕吐1次,非喷射,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意识清楚,可简单对答,然后再次呕吐数次,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呼之不应,逐渐转为昏睡,期间无肢体抽搐。反复多次外院调整药物治疗未能减少发作频率,约1次(/3~4)个月。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脑灰质异位 巨脑回 海马硬化 显微手术
  • 简介: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弥漫或多灶白质改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这类白质改变通常表现脱髓鞘、反应胶质增生和小动脉硬化,其严重程度与放射学改变呈正相关。对于这种白质改变的命名还比较混乱,有人称之为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有人称之为白质(leukoencephalopathy)。

  • 标签: 理学研究 动脉硬化 神经病 影像学 反应性 放射学
  • 简介:脑梗塞后的感染并发症种类很多,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败血症等,是急性脑梗塞的常见死亡原因.作者认为脓肿也是脑梗塞后感染并发症之一,称之为脑梗塞后脑脓肿.本文报道脑梗塞后脑脓肿患者1例,有关脑梗塞后并发脓肿国内报道甚少,Stroke杂志1995年曾报道两例亚急性期脑梗塞继发脓肿形成.

  • 标签: 脑梗塞 脑脓肿 脑梗塞并发症
  • 简介:  皮层下动脉硬化(subcorticalarterioscleroticencephalopathy,SAE)又称Binswanger(Binswangerdisease,B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血管痴呆.国外文献报道SAE(本文以下称BD)占老年人口的1%~5%[1],有资料显示BD约占我国老年人口的2%[2](402例老年人尸检中有9例确诊为BD).……

  • 标签: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脑血管平滑肌 白质病变
  • 简介:桥本(Hashimotoencephalopathy,HE)是一种伴有血清抗甲状腺抗体增高的,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伴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脑电图表现为弥漫慢波,对激素较为敏感。该病由Brain于1966年首次报道,现将本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桥本脑病 激素 桥本甲状腺炎
  • 简介:囊虫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尚无统一分型标准,且治疗方案不统一,疗程长短不一,疗效判断标准不一。为了对本的临床特点有更多认识,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3例囊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作如下分析。

  • 标签: 脑囊虫病 临床分析
  • 简介:小血管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类型,依据影像学可分为腔隙脑梗死、白质病变及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萎缩5大类型,临床上常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失控、步态障碍及尿便控制异常等。小血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小血管的病因、危险因素同大血管病变不同,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同时包括静脉溶栓在内的相关治疗措施的干预效果也有差异,尤其在发病机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等尚未明确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本期专刊围绕小血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干预效果观察、小血管同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以综述、论著、个案报道的形式展开讨论,希望对临床一线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因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疏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以期共同提高。

  • 标签: 脑血管病 专题综述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
  • 简介:额叶挫伤是常见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脑中心疝和精神障碍等并发症。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98例额叶挫伤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额叶脑挫伤 低钠血症 脑中心疝 精神障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索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的安全,观察该术式治疗癫疒间的有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37例癫疒间的临床资料。经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综合评估后,于全麻下额部切口、经前纵裂入路显微镜下一期切开胼胝体全段。依Engel分级标准评判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8~34个月,Engel-Ⅰ级3例,Engel-Ⅱ级25例,Engel-Ⅲ级7例,Engel-Ⅳ级2例,手术总有效率达75.7%。跌倒发作、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的有效率分别为86.2%、77.5%、61.6%和40.8%。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术后并发症,缄默11例、轻偏瘫7例、颅内感染1例。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内痊愈,1例患者仍遗留轻偏瘫。结论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安全、微创,无新发并发症;它能有效减少癫疒间的癫疒间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 标签: 胼胝体全段切开 一期手术 癫疒间性脑病 癫疒间发作
  • 简介:目的提高对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动脉(cerebralautosomaldominantarteriopathywithsubcorticalinfarctsand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4月7日收治的1例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皮肤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偏头痛、记忆力下降,头部MRI检查可见皮质下梗死、白质变性;皮肤活检电子显微镜显示小血管内皮下出现嗜锇酸颗粒.结论对出现反复发作偏头痛的中年人,MRI检查示皮质下白质或基底节区长T1、长T2异常信号,应高度怀疑为CADASIL,需进一步行皮肤活检及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皮质下梗死 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MRI检查 皮肤活检 基因检测
  • 简介:小血管(smallvesseldisease,SVD)是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之一。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小血管与中风、认知及情感障碍、步态不稳及老化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而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2008年世界中风日主题就是“小卒中,大问题。

  • 标签: 血管病 缺血性中风 VESSEL 情感障碍 步态不稳
  • 简介:目的探讨与小血管有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预测模型。方法对共792例4组研究对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样本应用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分型技术进行19个候选基因55个SNP位点分型,在5种遗传模型下对小血管与非卒中对照组个体之间分析,并进行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检验及危险因素分析。应用了SAS软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小血管与非卒中对照组个体差异性检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基因(myosinlightchainkinase,MYLK)SNP位点rs2222823杂合子(A/T)的优势比(oddsratio,OR)为0.5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35~0.79),P=0.002,校正P=0.031];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基因2A(inhibitorofcdk4/alternativereadingframe,INK4/ARF)SNP位点rs2811712杂合子(C/T)的OR值为1.75[95%CI1.13~2.71,P=0.004,校正P=0.050]。小血管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差异性检验,rs2222823位点的P值为0.035。小血管与大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差异性检验,非糖尿病患者及饮酒患者在rs2222823位点P值分别为0.012和0.018;高脂血症及饮酒患者在rs2811712位点P值分别为0.029和0.04。构建预测模型的基尼指数为0.442。结论MYLK和INK4/ARF基因与中国人群中动脉硬化小血管有相关,rs2222823杂合子(A/T)有减缓小血管病患病率作用,而rs2811712杂合子(C/T)对小血管的患病率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易感基因 杂合子
  • 简介:目的探讨NBCA栓塞治疗动静脉畸形(AVM)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研究469例施行NBCA栓塞治疗的AVM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分析他们的血管构筑学特征.结果469例AVM共行1108次栓塞,每例栓塞1~8次,平均2.3次;共发生并发症11例(出血性并发症4例,缺血性并发症7例),其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l例,轻度永久神经功能缺损1例,短暂神经功能缺损7例.结论本组AVM行NBCA栓塞治疗有较低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但对于栓塞高危病人,应采取特殊的栓塞策略.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治疗 NBCA 并发症分析 神经功能缺损 脑AVM
  • 简介:目的探讨双额叶挫裂伤及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双额叶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半年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双额叶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CT影像学变化,及时的双侧开颅减压,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脑中心疝
  • 简介:帕金森(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已成为治疗中晚期PD的重要方法,可改善病人的运动症状、减轻左旋多巴制剂的副作用、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并长期维持疗效[1]。PD病人DBS治疗获得满意疗效需要:①术前评估与筛选;②术中电极精确植入;③术后个体化的程控。合理、规范化的术后程控以确定最佳参数,使病人症状得到最大的缓解。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PD病人DBS后程控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程控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2月用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61例PD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深部刺激(DBS)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调节参数,丘脑底核(STN)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的最佳靶点.

  • 标签: 脑深部刺激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治疗
  • 简介: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对卒中的预后十分不利,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往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PSD与急性卒中病灶的关系,结论不完全一致。近年来人们发现小血管(SVD)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且很多研究表明SVD为血管抑郁的重要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标准。但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介绍SVD的相关知识及其在PSD发病中的作用,来探讨SVD与PSD的关系。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卒中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