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途径补充谷氨酰胺对于重症烧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66名患者分为肠内补充Gln组和肠外补充Gln组。记录患者伤后1-4周能量摄入总量及比例、能量摄入/热量消耗比值、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使用量以及脏器损伤指标、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伤后4周内肠内补充Gln组患者能量摄入总量高于静脉补充组,两组间糖、脂肪、蛋白质的供能比无明显差异。此外ICU住院日明显低于肠外补充Gln组。结论经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可能更利于改善烧伤患者的肠道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程度并增加能量摄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听力损失对脑葡萄糖代谢活动的影响.方法对12例有听力损失但无耳鸣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其中2例双耳全聋,10例双耳中度聋.分别在静息(视听封闭)和声刺激(2kHz短纯音130dBSPL)条件下进行PET成像.与13例听力正常者在静息条件下和4例听力正常者在声刺激条件下的PET作对照.PET示踪剂为18F标记的去氧葡萄糖(18F-FDG).用专门统计分析软件(SPM)以及感兴趣区技术(RO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例全聋患者的听皮层葡萄糖代谢活动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而视皮层及体感皮层的代谢活动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另10例听力下降患者的听皮层代谢活动低于正常人(P<0.05),声刺激后听皮层兴奋区域显著大于正常人(P<0.001).提示听力下降引起听皮层神经元葡萄糖代谢活动的相应下降,但与听力下降相邻频率的声刺激却引起相应听皮层的代谢活动的显著增加,而且兴奋区域扩大.表明听皮层发生了功能重组.全聋患者的结果提示,视觉功能显著增强了,这是系统间功能重组的重要证据.结论PET作为新型脑功能成像仪器,为研究听觉与脑功能提供了新方法,为听系功能重组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8例行预防性T形肠造口术病人的观察及术后回访,总结了该新治疗方法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28例急性肠梗阻及超低位直肠癌行预防性T形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给予健康宣教、造口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1.2天。1例回肠造口行临时性缝合闭合后粪便自造口漏出,经凡士林纱布覆盖压迫后痊愈。1例出现轻度造口周围皮炎,经造口治疗师及时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对急性肠梗阻及超低位直肠癌行预防性T形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能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舒脑欣滴丸治疗血管性老年痴呆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实施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舒脑欣滴丸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认知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认知、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35.04±6.03)分和(35.33±5.86)分,和对照组的认知、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采用舒脑欣滴丸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缺氧情况,促进患者脑血流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和痊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供给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在进行完胃部病灶切除术后,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EEN组患者采用经鼻插入三腔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平均血糖变化,术后排气时间、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血糖水平在第3天就基本可以控制在8.1mmol/L以下没有再发生波动。而对照组的血糖直到第7天才得到控制。术后EN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早,并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术后采用EEN在供给患者营养的同时,更容易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寻找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方法对252例0-12岁(252耳)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耳道分泌物及鼓膜穿孔前期经鼓膜刺激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培养阳性菌株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52份分泌物共分离出病原菌260株,总阳性率为95.9%,8例检出2种菌株。其中G^+球菌188株(占72.3%);G杆菌19株(占23.5%);真菌11株(占4.2%)。结论:G^+球菌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提示,临床用药不能仅凭经验,而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用药,以获得理想疗效,狨少转化为慢性病程的可能。
简介:目的研究豚鼠行单侧蜗轴切除术后双侧蜗神经核复合体内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glutamatetransporter.VGluTs)表达的变化情况,以明确VGluTs阳性终末在第一级听觉中枢中的分布情况及功能。方法将正常成年豚鼠行单侧内耳蜗轴切除术,手术前、后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术后1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观察双侧脑干蜗神经核内VGluTs阳性终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正常豚鼠蜗神经前腹侧核、后腹侧核、背侧核内均可见丰富的VGluTl阳性终末分布,腹侧核内可见阳性终末环绕神经元胞体形成密切接触。VGluT2阳性终末主要分布于蜗神经背侧核中间层及腹侧核边缘小细胞壳区。豚鼠单侧蜗轴切除术后一周.手术同侧蜗神经腹侧核内VGluT1阳性终末几乎全部消失。与对侧及对照组蜗神经腹侧核对比鲜明。蜗神经核内VGluT2阳性终末在蜗轴切除术后一周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蜗神经腹侧核内大量的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阳性终末起源于同侧耳蜗螺旋神经节:VGluT1是研究初级听觉传人通路中谷氨酸能神经元终末的良好标志;VGluT1和VGluT2在听觉传导系统及听觉中枢中的分布有差异,提示了功能上的不同。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各病区送检的5836份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通过Microscan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分析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科室分布,通过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观察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吡肟等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运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检测的5836份标本共分离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204株,分离率为3.50%;我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科室以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居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黏液型铜绿假单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了21.1%、19.6%和14.2%,而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2.9%和7.4%。结论我院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而对妥布霉素、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因此,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应注重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种类及用药疗程、侵袭性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性操作,以降低其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