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玻璃-瓷内置体和不同复合树脂应用技术对边缘渗漏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将30个离体人磨牙分为3组,每组10个,分别于其颊面制备标准圆形五类洞。第一组复合树脂整层一次充填,第二组复合树脂分两层充填,第三组复合树脂并入β-石英瓷内置体充填。牙齿经热循环处理,然后放入0.5%碱性品红中24小时,切片并检查微渗漏。结果在充填体的近He边缘,用分层充填技术和用β-石英内置体的修复体之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而用整体固化技术的修复体与其它技术相比,微渗漏显著增加。在龈边缘,用β-石英内置体的修复体微渗漏显著减少。用整体技术的修复体表现出显著增加的染料渗透性。结论应用玻璃-瓷内置体可以减少五类洞复合树脂修复体的边缘微渗漏。
简介:目的探讨IPSEmpress2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30例(48颗患牙),采用IPSEmpress2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参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服务(USPHS)评价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外形、颜色匹配、继发龋发生以及磨损与折裂情况进行评价。结果IPS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应性及外形,色泽稳定,强度较高,未发现继发龋。结论IPSEmpress2可铸玻璃陶瓷嵌体是一种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效果较好的修复体。
简介:目的评价反复高压灭菌对两种镍钛锉抗扭力性能和切割效率的影响。方法新的ProTaperF1锉和Mtwo20#锉各60支,分为3组:对照组(未高压灭菌)、A组(连续高压灭菌7次)和B组(连续高压灭菌14次)。分别随机取3组中ProTaperF1锉和Mtwo20#锉各10支进行抗扭力性能试验.测定其在同转速和同扭距下的折断时间:分别取3组中ProTaperF1锉和Mtwo20#锉另外各10支进行切割效率测定。结果A、B组与对照组的ProTaperF1锉和Mtwo20#锉在扭力作用的折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的ProTaperF1锉和Mtwo20#锉切割力分别下降20.34%和15.34%.B组的ProTaperF1锉和Mtwo20#锉切割力分别下降46.39%和35.89%。结论高压灭菌并未增加镍钛锉折断的可能性,但可以降低镍钛锉的切割效率。
简介:目的评价各种表面处理对于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由3种材料:Vitremer、Fuji2LC和Photac-FilAplicap,制成224块样本,每种材料又分为5组共15组。每5组中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样本未做保护,而实验组样本分别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Colorama指甲油封闭剂或玻璃离子制造商建议的表面保护剂进行保护。将处理后的样本分别浸入0.05%的美蓝溶液中,24小时后取出冲洗,去保护层,研碎,分别放入1ml65%的硝酸中24小时。溶液离心分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颜料浓度以表示染料摄入情况。结果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结果在染料摄入方面,3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之间无差异;但是,3种材料的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其阳性对照组。结论3组实验材料都需要表面保护,其中使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获得了最佳表面保护效果。
简介:目的:研究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方法:应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对γ-MPS在钡玻璃表面吸附的特征谱带进行分析,根据C=O基谱带的变化判断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分子取向.结果:γ-MPS低浓度时,分子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既有垂直取向又有平行取向;随着γ-MPS浓度的增高,垂直取向的分子逐渐增多,而平行取向的分子逐渐减少;当γ-MPS的浓度达到其在钡玻璃表面形成整体覆盖(单分子覆盖)时,γ-MPS分子在钡玻璃表面趋向于垂直取向.结论:揭示了硅烷偶联剂γ-MPS在钡玻璃表面的吸附特征,为新型复合树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骨缺损中引导骨形成的作用,为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骨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骨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骨缺损处的成骨情况.结果: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骨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骨,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连接.结论: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体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体中有2颗种植体脱落,其余36颗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体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体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用超强玻璃纤维树脂嵌体对牙周炎松动牙进行固定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牙周病患者14例,其中9例10组牙齿作为固定组,基础治疗后,在相邻牙齿的舌侧制备嵌体固定,分别测定3个月、6个月基线指标(PD,PBS,AL,BMD,PLW,BI).结果:固定后咀嚼效能显著提高(P<0.01).固定组6个月以上临床及X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P<0.01),出血指数除外(P>0.05).固定组内的固定牙不同时期的各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有利于牙齿保存及牙周病控制,但经6个月后,须再次牙周治疗维护才能取得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