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夜磨牙(sleepbruxism,SB)患者与正常人睡眠状况的不同,磨牙症状在不同睡眠阶段的分布,以及磨牙症状与患者睡眠姿势的关系。方法:对实验组6名夜磨牙患者,对照组8名正常人,都进行一整夜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1.与对照组比,夜磨牙患者快速动眼睡眠期(Rapideyemovement,REM)时间较长,其睡眠百分比较高,通过t检验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2.SB患者磨牙症状散在的发生于各个睡眠阶段。3.患者中有2名右侧尖牙磨损较重者,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主;3名左侧尖牙磨损较重的,睡眠时以右侧卧位为主,1名前后牙磨损均较重者,以仰卧睡眠姿势为主;对照组4名以双侧卧位睡眠为主,2名以单侧卧位睡眠为主,2名仰卧位睡眠为主,未发现左右侧、前后牙齿磨损的不均衡。结论:1.SB患者组的快速动眼睡眠期睡眠时间明硅长于对照组,2.磨牙症状散在的发生于各个睡眠阶段,3.磨牙与睡眠姿势有一定关系。
简介:目的通过对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的验证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适龄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程序,对原版COHRQoL11-14系列问卷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CPQ11-14)、父母感知问卷(PPQ)和家庭影响问卷(FI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COHRQoL11-14中文版。使用该系列量表对11-14岁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67对儿童及家长接受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CPQ11-1462份,PPQ和FIS各65份,量表的完成率在89%以上。CPQ11-14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2,条目-量表相关系数为0.49~0.70,ICCs为0.90.分半信度系数为0.85。PPO和FIS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和0.89,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4和0.83。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量表所包含的条目存在预想的逻辑关系。结论COHRQoL11-14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其在中国适龄儿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卫生部于2002年发布《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暨(第19号令)到2012年已经实行整10周年了,对规范全国医疗美容服务、促进全国医疗美容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10年来无论全国医疗美容的学科建设、医疗规范、技术服务、
简介:目的探讨错胎畸形及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QoL)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分析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用口腔健康研究量表(OHIP-14中文版)测量不同类型错骀畸形人群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162例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开始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12个月(T4)、治疗结束拆除矫正器(T5)、治疗结束后6个月(T6)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变化,分析患者OH.QoL的变化趋势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量表各领域中AngleⅠ类错殆组及AngleⅡ类错黯组在心理不适(领域3)得分最高,而AngleⅢ类错殆组在功能限制(领域1)得分最高,患者正畸治疗开始后1个月(T1)OHIP.14平均总得分最高(P〈0.05):同时TO与T1、T1与T2、T2与T3、T4与T5、T5与T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T6)得分低于治疗前(TO)(P〈0.05),即患者治疗后总体OH-QoL比治疗前提高。各条目中,正畸治疗前(T0)“其他人面前觉得不自在”最常给错殆畸形患者带来负面影响,T1“出现过明显疼痛”、“吃什么东西都不舒服”、“在其他人面前觉得不自在”、“感到紧张不安”、“对自己的饮食不满意”给固定正畸患者带来负面影响最大,与正畸治疗前(T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健康状况对本研究患者OH-Qo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不适领域,而对于AngleⅢ类错殆畸形患者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功能障碍方面;错黯畸形的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治疗后能改善患者口腔健康,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描述口腔癌患者术前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状况;分析社会人口学特点、临床特点对术前QOL的影响。方法: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第4版,对9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的QOL进行测量。将97例患者分别按社会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组,组间差异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Mann—WhitneyU检验。将癌症患者SF-36的得分与普通人群参考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与普通人群配伍组比较,高龄患者有着相似的QOL值,而低龄患者则在躯体角色、身体疼痛和情感角色等领域表现出较低的QOL值;(胡分期是影响术前QOL的最重要因素;⑧社会人口学特点如性别、年龄和共病等对QO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活力、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情绪等反映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指标上,而与口腔相关的特异性问题(口干除外)基本无关。而临床特点如肿瘤分期和部位对QOL的影响则不仅表现在与口腔相关的多项特异性问题上,如咀嚼、吞咽、发音、味觉等,还与身体疼痛、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等反映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指标密切相关。结论:与普通人群参考值进行比较。能更精确地反映口腔癌患者的QOL信息;临床特点对术前QOL的影响大于社会人口学特点;将普适性测量与头颈特异性量表结合,能更全面地评价口腔癌患者的QOL,联合使用UW—QOL和SF-36能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市学龄儿童人体质量指数(BMI)和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7~12岁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开展了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工作。按方案进行口腔检查,分别记录乳牙和恒牙的龋失补牙数(dmft/DMFT);同时测量其身高和体重,计算BMI。根据受检儿童的性别、年龄和BMI,分别计算患龋率和龋均。根据《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评价消瘦,《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将受检儿童分为4组: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分析BMI与龋病相关性。提取7、9、12岁的城乡汉族学生口腔数据及BMI数据为研究。结果7、9、12岁儿童总数2903人,乳牙患龋率为32.3%(937/2903),恒牙患龋率为3.7%(108/2903)。乳牙龋均为1.27,恒牙龋均为0.09。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其检出率分别为10.8%(313/2903)、72.9%(2116/2903)、9.2%(267/2903)、7.2%(209/2903)。消瘦组儿童与正常体重对照组相比,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P=0.000)。消瘦与乳牙龋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瘦与乳牙龋的发生有相关性,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乳牙患龋程度。儿童超重/肥胖与龋病之间未见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