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喉气囊肿是由于喉囊的异常扩张或疝出所导致的喉部病变,其发病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喉囊的先天性发育不良、喉内压升高以及炎症或肿瘤堵塞喉室开口有关.喉气囊肿按发生部位与甲状舌骨膜的关系分为喉内型、喉外型与混合型.喉内型喉气囊肿的主要症状为声嘶、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喘鸣、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突然窒息:喉外型与混合型喉气囊肿的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颈侧部可压缩性的软组织包块,受感染后形成喉脓囊肿,以及颈部不明原因的反复感染与肿痛.根据体征、触诊、穿刺和影像学检查可对颈部发生的喉气囊肿做出正确诊断,同时应注意与颈部的腮裂囊肿、神经鞘瘤、甲状舌管囊肿、颌下囊肿及颈静脉畸形等软质包块相鉴别.手术切除是治疗喉外型与混合型喉气囊肿的有效方法.
简介:上颌骨外科纤毛囊肿可发生于上颌窦手术后的6个月~50a,本文报告2例病例,分别发生于手术后4a和9a,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此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畸胎样囊肿临床病理及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对2000年4月-2008年5月有详细记载的10例口底畸胎样囊肿的临床特点、组织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口底畸胎样囊肿多发生于新生儿及儿童,表现为活动的囊性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由于位于口底,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进食困难,从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组织学观察该囊肿除复层鳞状上皮衬里外,还有呼吸道上皮和(或)胃肠上皮。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摘除,随访3-103个月无复发。在对患儿呼吸道无明显压迫等情况下,可以待患儿身体状况较好时行囊肿摘除术。结论:口底畸胎样囊肿由于生长位置的特殊性,尽管系囊性病变,但对患儿影响较大。B超、CT、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处理,早期手术彻底切除预后良好。
简介: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09年1月,应用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混合液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785例。采用DXM5mg/1mL配PYM8mg加2%利多卡因3mL.按每1cm×1cm的囊肿内注入1mL混合药液(含PYM2mg,DXM1.25mg)酌情用药。7~10d注射1次,1~4次为1个疗程。囊肿完全消失者为治愈;囊肿基本消失,但患侧可触及变硬舌下腺者为基本治愈;囊肿缩小一半以上,不能完全消失需手术治疗者为好转。结果:785例患者中.男270例,女515例,年龄7个月~74岁,平均年龄为33.5岁。经6个月~48个月随访.治愈756例(96.31%),基本治愈26例(3.31%),好转3例(0.38%)。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9.62%,有效率为100%。31例(3.95%)注射区肿痛,舌缘麻木21例(2.68%),下颌下区肿痛11例(1.4%);未见高热、皮疹、休克等过敏反应。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安全有效,可作为某些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7例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0.6.62岁(平均年龄23.4岁);上颌骨7例,下颌骨20例。7例为继发性,20例为原发病变。X线平片显示.病灶长轴沿下颌骨长轴走向13例(76%);骨质破坏呈膨胀性,病变骨与正常骨之间边界欠清,无明显的骨质反应线.骨皮质膨胀变薄或断裂,无骨膜反应;13例病灶内部有分房。CT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内含切迹,7例骨性房隔,3例出现液-液平面。MRI上T1WI为低、等信号,T2WI均匀的高信号。27例病变中,15例(56%)为偏心型,12例(44%)为中心型.1例为骨旁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明确诊断。